新華網南昌7月28日電(王中慶 實習生焦俊峰)吉安是革命老區,是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近年來,吉安市把抓好紅色基因傳承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範區,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促進資源創新轉化,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
激活資源 講好紅色故事
吉安紅色資源豐富,現有保存完好的革命遺跡和不可移動紅色文化遺存900余處,被譽為“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近年來,吉安持續加大對全市遺址遺跡、舊居舊址的修復保護力度。紅色資源成為講好紅色故事的生動載體。
重走紅軍“挑糧小道”、攀登黃洋界體驗“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在八角樓找尋指引航向的燈光……井岡山的紅色教育培訓集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為一體,豐富多樣的培訓課程和新穎獨特的教學形式,讓紅色培訓入腦、入心。

今年以來,井岡山紅色教育培訓前4個月共舉辦培訓班1874期,培訓學員108197人,學員遍及全國各地。
游客絡繹不絕,講解員隊伍也越來越壯大。2013年,井岡山小學成立小紅軍講解團,旨在培養一批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先輩精神的小小義務講解員。小講解員們從學校的紅色長廊開始,學習革命歷史知識,熟悉紅色故事,練習解説的表情動作,利用節假日在井岡山多個景點義務講解。
如今在井岡山的眾多景點,這群小小義務講解員用動聽的聲音,向游客們講述井岡山的紅色故事。此外,井岡山還組建了以黨史專家、紅色講解員、紅軍後代為主的井岡山精神宣講團、神山村宣講團等,越來越多的人熱情宣傳着這片熱土上的革命歷史和英雄事跡。

為了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吉安還出品《三灣改編》《井岡星火》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創排大型紅色採茶戲《有鹽同鹹》,組織編寫《井岡山革命故事》《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等紅色教材,編制話劇《支部建在連上》等旅游演藝項目,推出《境界井岡山》《覺醒》等沉浸式、體驗式旅游業態,讓紅色文化推廣有聲有色。
數字賦能 創新傳播方式
戴上VR眼鏡,穿越歷史時空,走進崢嶸歲月……暑假期間,位於井岡山杜鵑廣場的“元宇宙·井岡”數字化體驗館很是熱鬧。不只是杜鵑廣場,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三灣改編紀念館、泰和縣馬家洲革命歷史舊址數字展館等6個場館,游客都可以通過人機互動、虛擬空間和實景體驗相結合的數字化游覽體驗方式,重回浴血奮戰的革命年代,體悟崢嶸歲月裏的英雄壯舉。

除了給游客帶來別樣的游覽體驗,豐富的紅色資源還成為教書育人的生動教材,廣大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充分汲取養分、滋潤心田,紅色信仰在傳承中生生不息。
今年以來,吉安市精心開發數字化紅色思政課程,將紅色基因數字化傳承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全國最美職院,創建命名20所中小幼市級紅色基因傳承示範學校。
“這堂思政課生動有趣,我感觸頗深,今後我要努力,爭當紅色文化傳播者。”吉安縣天祥小學學生朱雨峰説。
主動適應數字時代的發展潮流,吉安探索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數字化行動,激活紅色基因數字化傳承密碼。“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紅色數字藏品開啟全國首發、推出“紅軍小號手”文創IP、舉辦2023年新時代紅色基因數字化傳承(井岡山)會議、“學習強國”全國達人井岡山邀請賽……一個個數字化項目的落實落地,增強紅色文化體驗感和感召力;一場場活動的舉辦,讓紅色文化浸潤人心。
紅色引領 注入發展動能
“樓宇管家服務熱情,辦事效率高,一個電話隨叫隨到,真是我們的‘好管家’!”談起小區裏的“紅色物業”,吉州區城建花苑小區居民陳昆浩讚不絕口。
近年來,吉安市探索“紅色物業”,構建“黨建引領、行業牽頭、社區抓總、各方聯動、企業先行”的物業發展管理新格局,把物業服務企業打造成黨組織&&服務群眾的重要&&。
不僅是“紅色物業”,吉安市創新“紅色治理”,“紅色交通”“紅色消防”“紅色體育”“紅色商圈”等建設,在吉安市各行各業形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行動自覺。
“您反映的問題屬實,我們會盡快落實處理”“10萬元獎補資金我們將在一週內落實到位”……7月6日,第十八期吉安市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現場,江西日榮實業、京麟電子等6家企業代表提出意見建議後,吉安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吉州區人民政府、安福縣人民政府等17家市直單位、地方政府負責人一一作出解答和回應。
這是吉安市以落實之力砥礪“作風之紅”的一個縮影。為加快以改革思維破解發展難題,吉安在全市幹部中開展“揭榜破難題,爭當吉先鋒”行動,同時,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實行每週政企懇談會、企業安靜期等改革舉措,打造“吉事即辦”數字政府升級版。
此外,吉安創新項目建設擂&賽、點將賽“雙賽制”,設置“紅灰&”,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掀起大抓招商、大幹項目新熱潮。2022年,吉安市共舉辦點將賽活動4次、擂&賽20場,499個項目總投資超5300億元,安福魯麗新材料、泰和永泰數能、永新嘉尚新能源、永豐修正醫療、吉州伊戈爾電氣等一批項目加快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