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競逐新賽道 打造新引擎
——南昌高新區加快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
工業經濟總體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同比增長25.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1.2%;工業經濟發展産銷兩旺,産銷率達99.8%……這是南昌高新區今年上半年交出的硬核成績單。
今年以來,南昌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1269”行動計劃,圍繞“一樞紐四中心”戰略部署,細化制定“4610”行動計劃,聚焦電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製造、醫藥健康4條重點産業鏈,着力打造移動智能終端、光電、航空、智能裝備、先進材料、生物醫藥6個特色産業集群,堅決扛起“製造業立市”主戰場擔當,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工業經濟實現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體量更大:龍頭企業引領突破,産業規模集群成勢
南昌高新區産業發展特色鮮明,工業營業收入的90%以上來自於主導産業。電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製造及醫藥健康等“2+2”主導産業,2023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55億元,佔全區工業營業收入的92.5%,並形成電子信息、新材料2個過千億元産業。
産業發展看主導,主導産業看龍頭。近年來,南昌高新區大力引導龍頭企業創新發展,以龍頭企業的壯大帶動工業經濟取得突破。2023年,工業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有8家,超50億元的企業有4家,超10億元的企業有15家。
移動智能終端産業集群聚焦高端化、規模化發展。2023年,南昌高新區ODM出貨量佔全球出貨總量的比例增至30%左右,營收突破1530億元,較上一年增長6%。2024年,華勤、龍旗及美晨等3家企業預計營收可實現千億元目標。
2024年,南昌高新區將進一步支持龍頭骨幹企業實施産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一企一策”培育一批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産業鏈“鏈主”企業,預計全年新增營業收入200億元以上企業2家、營業收入50億元以上企業2家、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4家。
質量更優:創新要素及數字化水平等均實現穩步提升
7月23日,在位於南昌高新區的江西兆馳晶顯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兩台成像清晰的108寸液晶顯示屏。
“一台是國外廠商生産的實像素液晶顯示屏,每台售價超過100萬元。另外一台是我們公司生産的虛擬像素液晶顯示屏,每台售價不到10萬元。公司用更新的技術和大規模製造的優勢顯著降低了産品成本,極大提升了産品競爭力。”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傑欣説。
選擇用更新的技術和更完善的産業鏈提高生産效率,兆馳晶顯2023年産值達7億元,2024年産值力爭達到20億元。
在南昌高新區,不少電子信息類企業像兆馳晶顯一樣,選擇把新一代技術運用到生産實踐中,並不斷完善自身産業鏈。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南昌高新區加大創新要素投入,研發投入強度等指標保持穩步增長。今年上半年,全社會R&D投入強度達5.62%,分別是江西省、南昌市平均水平的3.3倍和2.9倍,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市的49.6%,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增至50%;2023年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3.76件,達到南昌平均水平的4.9倍,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效益質量指標能夠給人更加直觀的印象。2023年,南昌高新區工業增值稅累計34.97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9.3%,總量南昌第一。最新的工業經濟畝産效益評價顯示,南昌高新區畝均營業收入約1860萬元,畝均稅收約25萬元,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環境更好:創新組織業態逐步完善,不少企業增資擴産
7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南昌高新區的瑤湖科學島一期項目施工現場,只見好幾棟大型建築拔地而起。
負責施工的中建三局南昌瑤湖科學島一期項目生産經理丁海介紹:“400多名工人分成幾個班次施工,整個項目包括16棟單體建築,其中南昌實驗室綜合樓主樓近期將封頂。”
南昌高新區的最大優勢是科技創新引領産業發展,瑤湖科學島建成後,將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創新組織業態,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上生産線。目前,南昌高新區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加速提升,率先在南昌完成年營收3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建有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22家。
積極構建産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機制,為産業發展提供澎湃動力。完善的産業鏈和優良的營商環境,也使得更多企業青睞南昌高新區。
華勤、龍旗、天瓏把更多訂單轉入南昌,在昌項目佔母公司總營收比重增至60%~76%;龍旗筆電研發生産基地項目於2024年4月完成項目簽約,預計年底投産,搶佔AI PC新賽道;中微半導體將MOCVD産線由上海移至南昌,打造全球最大的氮化鎵基藍光LED MOCVD設備生産基地;兆馳晶顯1700條COB封裝線陸續投産,將建成全球最大的LED顯示面板生産基地;商飛江西2023年交付10架ARJ21,佔全國交付總量的50%。
競逐産業新賽道,打造發展新引擎,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風帆已經揚起,南昌高新區正乘風而上,闊步前行。(記者 吳志剛 林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