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進廣昌縣田間地頭,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蓮花的海洋,在碧波蕩漾中,可以看見蓮農採摘蓮蓬忙碌的身影。近年來,廣昌縣深耕白蓮加工産業賽道,圍繞做大做強白蓮深加工産業,拓寬銷售渠道、延伸白蓮産業鏈條,同時借助“贛撫農品”品牌的影響力,將田間地頭的農産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商品,一粒小蓮子成功撬起億元大産業。

破題“雜而散” 産品有了統一名片
來到廣昌蓮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可以看到,車間內整潔有序,全自動化生産機器正在運轉,一箱箱包裝好的蓮子汁從流水線上下線。在企業打包區,工作人員正忙着將包裝好的藕粉打包裝車發往全國各地……廣昌白蓮經過不同的加工工序後,變為形態各異的健康食品,遠銷全國乃至海外。據了解,廣昌蓮香食品有限公司是該縣較早深耕蓮荷系列食品精深加工的企業,一枝蓮從上到下——花、葉、果、藕都被納入原料序列,已開發出包括蓮子汁、荷葉茶、藕粉等在內的全系列産品線。目前,該縣已集聚白蓮系列産品上下游企業超20家,有通芯白蓮、蓮子加工産品、藕粉加工産品、荷葉加工産品等10余個品類150余個品種,2023年廣昌白蓮綜合産值達36億元。然而過去,由於白蓮種植分散,且品質良莠不齊,導致白蓮産業發展一度困難重重。如何改變這一尷尬局面,推動生態資源優勢向産業價值高效轉化?2020年,撫州市推出“贛撫農品”區域公用品牌,圍繞撫州“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産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戰略為主線,通過整合全市“多而散、小而弱”的農業品牌資源、提升産品品質、加強品牌營銷等措施,快速提升撫州優質農産品的知名度、競爭力和附加值。“贛撫農品”一經推出,讓白蓮加工企業備受鼓舞,廣昌蓮香食品有限公司便是“贛撫農品”授權企業之一。該企業經授權後,通過系統科學培訓,優化了企業整體發展思路。“加入‘贛撫農品’後,我們意識到必須從粗放型經營向精細化管理轉型,要嚴把産品質量關,加大品牌推廣力度。”企業總經理曾淑芳介紹道,如今企業生産的廣昌白蓮系列産品,都已納入“贛撫農品”品牌,不僅打開了市場,産品的市場價格也有所提高。

廣昌蓮香食品有限公司即將發貨的藕粉
“圈粉”靠品質 産品有了“身份證”
像廣昌蓮香食品有限公司一樣,致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樣享受到“贛撫農品”品牌給企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走進該企業的線下門店,各種琳瑯滿目的白蓮深加工産品令人目不暇接。店內每件商品都印上了二維碼,拿出手機掃一掃,商品産地、供應商、質檢報告等信息一目了然。“這些是追溯碼,也是商品的‘身份證號碼’。”致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撫州區銷售經理張雄斌介紹道,掃一掃包裝的溯源碼,商品産自哪家工廠的哪條生産線,原材料來自哪個種植基地都可追溯。溯源碼的背後,是“贛撫農品”品牌的標準體系與質量溯源體系建設。為確保廣昌白蓮的品質與食品安全,“贛撫農品”建成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視化追溯監管&&,將産品生産製作過程中的各環節信息進行採集並錄入系統,讓消費者能夠有效追蹤産品的真實信息。“這兒的蓮子汁不僅好喝,掃碼還能看見蓮子汁的加工、包裝等生産標準,吃得安心放心。”市民章樂霞&&。“自從拿到了‘贛撫農品’品牌授權,白蓮系列産品的銷路像是開了‘綠燈’,暢行無阻。”張雄斌直言,“自從有了‘贛撫農品’品牌的加持,我們的銷量每個月增加了20%至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