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滿目青山成“金山”
——解讀《江西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方案》
6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省林業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近日印發的《江西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進行解讀。
提升山區林區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江西集體林地面積廣,山區林區人口多,林業産業鏈條長、就業容量大、從業門檻低,是最適宜山區林區群眾發展的綠色富民産業之一。”省林業局副局長劉賓&&,江西被列為全國三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之一,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重大改革任務,要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增強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內生動力,讓滿目青山成為“金山”,提升山區林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並為全國提供更多創新經驗和實踐案例。
《建設方案》明確了7個方面、19項具體改革任務,包括深化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優化林木採伐政策,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構建現代化林業産業體系、探索碳匯價值實現途徑、完善生態産品價值補償和交易機制、創新綠色金融産品等。
林地和林木流轉、抵押時,如何辦理不動産權證?
林地和林木流轉、抵押時,如何辦理不動産權證,是廣大林農林企關注的問題。《建設方案》在這方面,有哪些改革舉措?
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焦三梓説,我省將系統、深入開展林權登記改革。一方面對原林權登記成果集中進行清理規範,建立符合不動産登記規則要求的林權類不動産登記數據庫,因原林權登記成果圖件缺失、界址不清開展補充地籍調查的,費用由各級政府承擔,不向林農收取費用;另一方面推進林業管理與登記業務逐步向鄉鎮延伸,實現減環節、減材料、就近辦,由鄉鎮加強林地承包經營和合同管理,發揮村組作用調查、核實權屬。
林木採伐管理、惠農惠企舉措有哪些新變化?
“在深化林木採伐‘放管服’改革上,既要放活,又要加強監管。”省林業局副局長楊皓説,我省為此將採取5項舉措:實行林木採伐限額5年總額控制政策;對短輪伐期用材林、工業原料林皆伐作業試行按面積審批;對採伐集體人工商品林蓄積量不足30立方米的,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探索放開松材線蟲病疫區內濕地松林木採伐;各地不得限制人工商品闊葉林及其他合法的林木採伐行為,不得隨意實行“全域封山”。
圍繞惠農惠企,我省提出以下新舉措: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支持林業龍頭企業、林業合作社、家庭林場,享受與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同等的財政扶持、金融政策,並將林業機械設備納入省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支持林木種植培育用電按農業生産用電價格執行;提高政策性森林保險保額,如商品林保險保額從每畝不超過800元提高到1000元。
林業産業發展有哪些新動作?
圍繞林業産業發展,《建設方案》提出6項創新舉措,包括支持利用公益林、天然林林下空間,發展林下經濟,培育森林康養和生態旅游等新業態;實施一批高質量林業産業項目;支持將利用林間空地建設的生産資料庫房、採集儲藏室、管護用房納入“直接服務林業生産用地”管理;支持建設林業産業園,真誠邀請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家來贛投資;支持建立林産品初加工、倉儲、物流、交易等配套體系;加強區域公用品牌宣傳和營銷。
“我省將着力打造江西山茶油、贛竹等區域公用品牌,支持贛南茶油、弋陽雷竹、銅鼓黃精等地方區域品牌的宣傳和營銷,推動特色林産品進駐高端商超和星級餐廳。”楊皓&&,這些舉措有效推動全省林業産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楊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