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3/28 08:30:35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透過一扇“窗” 看小城安義無限風光

字體:

  新華網南昌3月28日電 題:透過一扇“窗” 看小城安義無限風光

  新華網 王曉震

  安義是江西南昌城郊的一個小縣城,卻創造了聞名全國的産業奇蹟:據統計,全縣有30多萬人,其中18萬人從事鋁型材及門窗加工産業,擁有全國10%的鋁型材及門窗生産份額和70%的銷售市場,已經成為華東地區第一、全國第二的鋁型材産業生産基地,去年産業營收規模突破600億元、增長15%。

  從縣情和行情思考,不生産一塊鋁錠的安義為何能佔據如此強悍的市場份額?在市場低迷情況下又如何做到逆勢上揚?進入新發展階段又該如何走好品牌化之路?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們走進安義縣,探尋無中生有的産業實踐,以及高質量發展背後的密碼。

  “關鍵還是在‘人’”

  歷史上的安義素有木工手藝的傳統,在20世紀80年代末,當地經濟並不發達,一大批年輕的木工手藝人開始走出縣城務工,憑一身本事走南闖北。

  已是多家企業掌門人的王新華就是其中一員,在中學畢業之後就到南昌幫人封陽&、做木門窗,後來發現市場上開始出現鋁合金門窗。當時,他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新的趨勢和商機,於是改做鋁合金門窗加工和銷售,並從夫妻店開始創業。

  回憶“鋁途”,王新華等最早的一批鋁合金門窗人坦言:創業初期“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雖然辛苦,但沒人想過放棄,即使當了老闆,吃住也在廠裏,親自出去跑業務,想著如何把生意做大。經過十多年的打拼,他們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就這樣,“親帶親、鄰帶鄰、友帶友”,這個群體日益龐大,他們在全國建立了成千上萬的批發、加工網點,部分人還創辦工廠。安義縣政府部門關注並支持這個強縣富民産業,鼓勵在外個體戶回鄉創業,成立以新型建材為支柱産業的工業園區,並引進龍頭企業入駐,完善産業鏈,逐步成就了安義“中國鋁材之鄉”“中國門窗之鄉”的稱號。

  安義縣城航拍。新華網發

  “全國每十扇鋁合金門窗,就有七扇是安義人賣出去的。”這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長期服務該産業的江西安義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回強&&,現在看安義鋁型材産業之所以能做這麼大,還是靠勤勞勇敢的安義人,大家骨子裏就有敢闖敢拼的江右商幫精神,一步步把“草根産業”做成了百億級産業。

  如今,從一滴膠水,到一根型材,再到一扇成品門窗,甚至到售後專業安裝,在安義都能一站式解決。2023年,安義縣鋁型材及門窗産業成功列入江西省産業鏈現代化“1269”行動計劃、南昌市産業鏈現代化“8810”行動計劃。

  “政府真的很努力”

  2023年,安義縣鋁型材及門窗産業逆勢上揚,鋁型材落戶企業突破430戶,新增生産線200余條,産業營收規模突破600億元,同比增長15%。安義鋁型材産業集群全省排名從第21位進位至第15位,獲評江西省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這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18萬在外安義人、上萬個銷售網點的巨大優勢,更少不了政府的保駕護航。

  江西巴爾蒂克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嵐介紹公司相關産品。新華網 王曉震 攝

  江西巴爾蒂克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嵐分享了一個難忘的經歷:去年整個行業低迷,縣裏主要領導利用政府資源給企業介紹客戶,還帶隊去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日本等地走訪參會,開拓海外市場,這不僅讓大多數企業能夠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信心。

  服務産業發展,安義政府不僅用心、還很“拼”。“政府搭&企業唱戲”的安義鋁博會自2013年開始舉辦,已發展成為鋁型材及門窗業的行業盛會。去年安義鋁博會工作小組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的壓力,春節期間幾乎不休假,最終確保經濟發展主戰場的開場大戲碩果纍纍,超300家優質展商前來參與展出,展會交易額突破170億元,項目簽約突破110億元。

  航拍安義高新技術産業園區。新華網發

  透過一扇“窗”,看見一座城。不少參展商也&&很欽佩安義這樣上下齊心幹事創業的氛圍。在前不久的第八屆鋁博會上,安義縣委書記譚伯樂説:“鋁型材和門窗産業是安義主導産業,也是最大的富民産業。雖然只是一個展會,其實帶動的是産業發展,是群眾致富。做好這個産業,既是發展經濟,又是改善民生。”

  成立門窗、鋁型材協會,建設江西省鋁型材産業技術研究院、市域産教聯合體、産業大腦等&&,搭建多次産業“供需對接會”,提供財園信貸通、政商産業貸、門窗産業貸等融資渠道,建設鋁棒物流共享倉儲中心,降低現貨交易、物流等生産成本……安義這些年圍繞主導産業步履堅實。

  做“百年企業、千年行當”

  正視龍頭企業帶動效應低、産品同質化競爭、基礎研究不足等問題,轉型升級被提上日程。“唯有創新才能突破,這也倒逼我們再造新優勢,從短處轉型,在長處凸起,打造核心競爭力,提升含金量、附加值。”江西安義高新技術産業園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何顯輝説。

  江西華晟鋁業工廠內部生産場景。新華網 王曉震 攝

  三十而立,産業“追高逐新”。對標學習鋁材行業轉型升級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安義推動民用型材向工業型材轉型升級;結合國家現有門窗標準化體系,確定符合安義門窗標準體系建設的目標和方案,制定《安義縣鋁系統門窗技術規程》;營收3億元以上鋁型材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累計獲得各項專利600余項,R&D經費佔比提升至2.02%、增速全市第一。

  智能製造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説國家有政策、行業有需求。90後“創二代”、江西華晟鋁業負責人王剛在企業較早引入智能化設備和系統,實現生産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還善於利用大數據和數據分析技術,深入了解成本、質量、工藝標準、市場和客戶需求,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023年實現産值5.00億元,營收5.07億元。

  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和消費需求升級,王剛去年底還搭建專業團隊探索直播和外貿,他想在父輩的基礎上,把産品做得更多元、更高端,用效率和産品贏取更廣闊市場。何顯輝介紹,像王剛這樣的“創二代”在安義有上百個,他們有學識、思維開闊,更願意接受新事物,也是産業轉型升級的推動者。

  “安義門窗”集體商標授牌儀式。新華網發

  2023年底,“安義門窗”經國家知識産權局核準註冊為集體商標。緊接着,安義縣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圍繞推廣“安義門窗”集體商標品牌出謀劃策:成立運營公司、發布品牌VI、進駐線上&&、制定加盟管理辦法及相關標準……他們的目標是通過三年努力,力爭實現打造精品點位100家,註冊安義門窗企業1000家。

  譚伯樂認為,這是安義鋁型材門窗産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喜事。他希望全縣廣大鋁型材門窗企業能夠搶抓機遇,堅定信心、堅守實業,力爭做成“百年企業、千年行當”,讓“有家的地方就有安義門窗”更加深入人心。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