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1/26 11:30:49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訪談|既“管好”又“放活” 紮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訪江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肖雲

字體:

  繼全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之後,江西省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聚焦推進功能性改革和鞏固制度性改革成果兩大重點,接續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今年江西省兩會期間,江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肖雲做客“新華全媒訪談”,與廣大網友分享交流江西省國資國企改革的新進展、新舉措和新成效。

  大力推進功能性改革 鞏固制度性改革成果

  主持人:2023年是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開局之年,過去的一年裏,江西國資國企改革主要聚焦哪些方面?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雲:首先,在推進功能性改革方面,以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與專業化整合為牽引,加快補齊全省現代化産業體系短板。主要是:推動江銅集團、江鎢集團在銅基新材料、鎢和稀土金屬新材料先進製造業集群中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推動組建省人才發展集團和省數字産業集團;支持大成國資集團轉型發展為省農業發展集團;推動完成省現代産業引導基金總體布局,基金運營列省級政府引導基金10強第4位。其次,在鞏固制度性改革成果方面,聚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主要是:持續提升董事會建設水平,一級企業新聘5名專職外部董事,241戶企業全面落實董事會職權;持續提升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質量,薪酬漲跌幅超過20%的經理層成員達154人;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一級企業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實現全覆蓋,二三級子企業覆蓋面超過50%。

  

  發揮國企在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示範引領作用

  主持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國有企業是“引領者”和“推動者”,江西在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過程中,如何發揮國企在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肖雲: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推動國有企業在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發揮戰略引領作用。一是深入實施江西國有企業“爭鏈主 強集群”行動。通過創新央地合作模式,統籌包括駐贛央企在內的全省各級國有企業的資源和力量,在重點産業鏈和重要産業領域發揮引領作用。二是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2023年,省出資監管企業研發投入135.44億元,連續多年同比增長超10%。通過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打造高水平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三是堅持數字賦能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大力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企業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塑造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國泰集團工業互聯網工信部國家級“雙跨&&”,50余個項目入選國家有關部委、省直有關廳局數字化轉型的示範項目。四是充分發揮省級産業投資&&和現代化産業基金作用。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快形成體系化布局,着力帶動全省産業融合集群發展,打造現代化産業發展新引擎。

  “管好”與“放活”並重 縱深推進改革

  主持人:“監管”是國資委的核心職能,江西省國資委作了哪些優化和探索?又是怎麼做好“管好”和“放活”兩篇文章的?

  肖雲:主要從四個方面做好這兩篇文章。一是優化監管職能。把出資人職責、國資監管職責、加強國企黨建三項職責統一起來,動態調整權力和責任清單,健全“管好”和“放活”的制度措施。二是健全監管體系。健全業務監督、綜合監督、責任追究三位一體的出資人監督體系,完善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紀檢監察、巡察、組織、財務、審計、法務等監督力量有效貫通的企業內部監督體系。三是加強風險管控。嚴控債務、投資、並購、貿易、涉外、合規經營等風險,制定負面清單,增強風險處置的精準性、有效性;推進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貫徹企業合規管理辦法,加快打造法治新國企。四是完善考評機制。深化分類考核,對9戶商業一類和8戶商業二類企業分別建立“賽道”,“一企一策”差異化設置考核內容,將考核結果與企業的獎懲、待遇等挂鉤,更好發揮綜合考核“指揮棒”作用,讓實幹實績導向更加鮮明。

  “三個持續”精準發力 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2024年,江西將如何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方向和路徑是什麼?

  肖雲:2024年,江西國資國企將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全力推動江西國有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是持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着力推進企業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完善主責主業監管和動態管理體制機制。着力擴大有效投資,統籌謀劃和系統推進一批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着力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推進高質量對外開放。二是持續強化創新引領。推動國有工業企業率先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全面落實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加快推進重要領域基礎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布局開拓新領域新賽道的引領性技術。積極參與高水平研發&&建設,提升科研資源集聚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能力持續轉化為核心競爭力。三是持續深化價值創造。強化“一利五率”指標體系建設,在全力穩增長的同時,切實提升國有企業發展質量效益。強化管理升級,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核心要素,構建高效運營的管理機制。強化風險防控,以運營安全和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為基礎,健全完善風險防控體制機制。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