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12月3日電(戴艷)2日,昌邑王國·海昏侯國與漢代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在江西省永修縣吳城鎮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南昌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對漢代歷史文化研究和傳播價值進行交流。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卜憲群&&,南昌海昏侯墓是目前中國考古發掘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內涵最豐富、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列侯墓葬,為秦漢曆史文化研究提供更為豐富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江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俊介紹,近年來,江西師範大學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為抓手,聯合省內外相關單位深入開展海昏侯墓考古與歷史文化資料整理研究,在墓葬出土器物、海昏簡牘、大型漢墓比較、南方漢文化傳播與交流以及海昏侯國遺址保護利用等多個方面,開展長時間的資料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多項成果。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以利於促進當地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永修縣委副書記、縣長朱超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永修縣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思路,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傳承,立足“世界濕地”“候鳥王國”“千年古鎮”“江南大漠”等文旅名片,高標準打造了鄱陽湖濕地候鳥館、排工巷歷史街區、吳城鎮歷史文化博物館、天文館等自然人文景點,先後舉辦“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全國越野拉力賽”等重磅賽事活動,下一步,永修縣將進一步充分挖掘、傳承、弘揚吳城本地優秀傳統文化。
研討會還邀請了西北大學、河南大學等相關學者分別圍繞《劉賀的人生路徑與生活空間》《深化海昏歷史文化研究的兩點想法》等內容作學術報告。同時,還就昌邑王國與海昏侯劉賀研究,海昏侯墓考古發掘與出土器物研究,出土資料與區域文化研究,昌邑王國與漢代歷史文化研究開展了分組討論。
【糾錯】
【責任編輯:唐子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