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坊古村 舒言誠攝
9月23日,第二屆象山文化旅游節媒體采風活動媒體行記者來到了江西省金溪縣象山故里陸坊古村、大坊荷蘭創意村,感受文風鼎盛的古村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煥發新光彩。
陸坊古村:煥發“心”光彩
大儒家廟氣宇非凡,義裏牌樓傲然矗立。同居十世儒門第,六相三賢理學家。這就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象山先生)的故鄉——金溪縣陸坊鄉陸坊村。

陸九淵雕塑 舒言誠攝
漫步陸九淵出生地陸坊村,映入眼簾的是一處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老屋連片,街巷縱橫,亭&樓閣,古樸幽靜。“義裏門樓”“大儒家廟”“義井”等古跡熠熠生輝,陸氏村民在這裡怡然自得生活。
游客穿行村中,一邊用心感受心學思想,一邊品嘗象山酥餅的香甜,成為秋天暢游陸坊古村的一道風景。
“前來古村研學游的游客絡繹不絕。很多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實地聽聞陸九淵的故事,從小立大志。我們也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給游客解釋。”象山故里景區總經理熊會民告訴記者。

荷蘭藝術家作品徘徊塔 舒言誠攝
大坊村:在大地種下藝術
大坊荷蘭創意村位於金溪縣秀谷鎮北部,金東公路東側,村落坐西朝東,有着900多年的悠久歷史,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竹橋古村直線距離僅1.5公里,全村100多戶村民全部姓李,是一個宗族文化保存較好的村落。
2019年8月,來自荷蘭的藝術家們陸續來到此地,每人一個工作室,在村中閒置的老屋中創作了一系列非常特別的藝術作品。他們運用中國元素進行創作——用鋁合金焊接飛機模型、用廢舊紙殼製作創意雕塑、用竹筒製作抽象的椅子和竹馬、用粗粗的繩子串起瓷珠;他們還把中國的獨輪車、爬犁刷上屬於荷蘭的鬱金香色,把荷蘭風車嫁接到中國的瓷器大花瓶上讓風吹動它們……
藝術家們希望通過保護文物古建的理念和經驗,將荷蘭文化元素、創意理念融入大坊荷蘭創意村,與中國的建築師、設計師、工人一起為這些老房子增加一種新的景象,努力讓大坊村成為一個新舊建築相結合的地方,成為中西方文化相融的典範,成為一個望得見山、看得到水、留得住鄉愁的綠色發展典範。

荷蘭藝術家作品木質蛛網 舒言誠攝
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就是安德烈彼拉赫所創作的“龍”了,它巧妙地將中國與荷蘭的民間傳統文化進行融合,中華文明特有的龍之形象被套上了極具藝術家個人風格的綠褲子,而每只龍爪則是用三隻荷蘭木鞋做成,龍嘴及龍牙則取材自中國的陶瓷配件。中新社劉力鑫記者感嘆道:“作為一個年輕人,看到一個古村裏有這些設計元素的小物件和建築,着實刷新了自己的認知,讓游客充滿着探索的慾望。”
建築思考與裝飾、雕塑等藝術融合在一起,它們彼此印證,互相解釋。大坊村猶如一面藏匿數百年的古鏡,在悠悠歷史中逐漸蒙塵,而今卻在東西方藝術的融合中重放光彩。記者黃思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