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12/13 09:10:21
來源:江西日報

小鎮裏的世界劇場

字體:

  一座位於贛南的小縣城,能有多大的戲劇舞&?

  12月初,由戲劇家賴聲川和劇場製作人丁乃竺發起的會昌戲劇季002在會昌戲劇小鎮落下帷幕。持續11天,來自國內外的26部戲劇、總計212場演出,讓當地居民和遠道而來的戲迷過足了癮。

  世界好戲輪番登場

  &上,老國王的鬼魂聽着喬特魯德的內心獨白,憤然將手中的一束紅玫瑰砸向桌&,古老的尼古赫帕琴聲轉而變得短促緊張,牽引着故事情節步步遞進……台下,觀眾凝神屏息,唯恐發出一點聲音干擾到舞&上的純凈和聲。

  這是開幕式當晚會昌戲劇小鎮會劇場內的一幕。&上演出的是由波蘭“山羊之歌”劇團帶來的音樂戲劇作品《評論哈姆雷特》,該劇也是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現場極致的視聽體驗引起觀眾強烈共鳴。謝幕時,掌聲經久不息。“沒想到在會昌戲劇小鎮,能看到國際優秀劇團的表演。”上海游客沈女士因為錯過了該劇團在上海的演出,特地乘火車追到小鎮。“第一次看到以和聲、復調等音樂形式演繹莎士比亞的作品,演員的聲音穿透力太強了,讓每一個人物內心的掙扎展露無遺。”

  戲劇季002期間,國內外眾多戲劇名家名作齊聚小鎮,紛繁多彩的戲劇文化在這裡交融互鑒。如加拿大戲劇家羅伯特·勒帕吉的自傳式作品《887》、賴聲川專為戲劇小鎮打造的《鏡花水月》、法國“明天我們改變一切”藝術團演出的《鳥人與他的奇美拉樂隊》等。此外,中國傳統的泉州提線木偶戲、贛南採茶戲也壓軸亮相。多元的世界戲劇文化,為五湖四海的觀眾帶來一場戲劇的狂歡。

  大咖新秀當起“會漂”

  在眾多表演劇目當中,會昌戲劇小鎮出品的兩部小戲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一部是青年演員楊易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獨角戲《平原之王》,另一部是由青年導演趙易陽、姜思達與當地居民共同創作的素人劇場作品《66小時》。兩部戲一經亮相,便成為當地熱門劇目。

  “這部戲體現了會昌人對家鄉的複雜感情。戲裏的演員是當地的中學教師、烤肉店老闆、射箭教練、小鎮員工等。”聊起《66小時》的創作經歷,趙易陽笑着介紹,“我們讓演員自己給角色寫劇本,他們飾演的角色其實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自己。素人演員青澀有趣的演繹和真實獨特的生活經歷,成為這部戲的最大看點。”

  如今的戲劇小鎮,不僅因戲劇出彩“出圈”,還成為不少藝術家創作的“桃花源”。在這裡,不僅有趙易陽、姜思達、楊易這樣的青年創作者,還有WWD CHINA首席創意總監黃薇這樣的時尚圈人士,她在這裡創辦了“小鎮小時代”工作室,並將當地的非遺技藝融入自己的創作。令戲劇迷更為驚喜的是,美國著名戲劇家羅伯特·威爾遜也來到小鎮當起“會漂”。據悉,他將以會昌為題材創作一部戲劇並面向全球徵集演員,新作品有望登上明年會昌戲劇季003的舞&。

  戲劇無界成風化人

  “這裡不收門票、不設圍墻,就是想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形成一個健康包容的戲劇文化生態。”採訪中,賴聲川強調,會昌戲劇小鎮不是復刻任何已成名的戲劇季或戲劇鎮,它有自己的生長規律,也會開出獨一無二的花朵。目前,小鎮不僅成立了和聲戲劇技術學院,培養專業的劇場工作人員,還常態化舉辦“世紀對談”“賴聲川大講堂”“劇本圍讀會”“演後談”等面向公眾開放的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各年齡段戲劇愛好者走進這裡,從零開始學習體驗戲劇藝術,在戲劇中挖掘創意潛能。

  張舒靜就是通過上“劇本圍讀會”,慢慢接觸並喜歡上戲劇的。藉&劇組徵集素人演員的機會,她毫不猶豫報名參與了《66小時》的表演。“戲劇讓我能夠靜下心來關注身邊的小事情,發現當下生活中有趣好玩的一面。”在戲劇創排期間,她幾乎每天晚上都會來到排練廳,享受戲劇帶來的美好時光。

  21時30分,有容廣場還是人聲鼎沸。法國劇團的《吆喝火人》一出場,就成功帶動了居民和游客們的“舞蹈DNA”。大家一起跟着樂隊在廣場上歡快跳躍,齊聲唱和“阿歐-阿歐”。人群中,鍾女士和她6歲的女兒笑得格外燦爛。“之前還擔心她看不懂戲劇,接觸後發現孩子有自己的視角去解讀,而且還開闊了她的視野和想象力。”鍾女士説,會昌能有這些國內外的戲劇藝術資源很不容易,她打算以後周末都與孩子一起“扎”在小鎮看戲。

  “戲劇教育是一種很好的創意教育。”劇場製作人丁乃竺説,打造戲劇小鎮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戲劇文化慢慢浸潤在會昌人的生活當中,讓這裡的孩子在一個充滿文化創意的環境中成長。相信有這樣一段體驗,他們的人生將會更加飽滿豐盈。(陳 文)

 

【糾錯】 【責任編輯:王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