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8月21日電(譚茜予)隨着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康復醫學漸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傳統觀念中,針灸、拔罐、熏蒸、推拿等療法往往被視為康復醫學的標誌性手段。隨着科技的飛速進步,現代康復醫學已融合眾多高精尖前沿技術,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康復治療的個性化與舒適度,更加速了患者的康復進程。
近期,新華網團隊深入南昌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推出“醫”線訪談系列稿件,聽康復一線醫護人員為大眾科普康復醫學知識,並分享各自對康復醫學的心血、智慧和熱情。本期專訪該院副院長白洋,帶領大家進入現代康復的世界,看前沿科技如何與康復醫學緊密融合,共同推動醫學領域的創新發展。
新華網:根據“健康中國”戰略要求,實施醫工交叉是我國醫療技術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您能談談工學與康復醫學是如何在康復醫學臨床中發揮獨特作用的?
白洋:今年,新質生産力作為備受矚目的焦點議題,引發了廣泛熱議與深入探討。而在醫學這一專業領域,醫工交叉被視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途徑。具體而言,通過醫學實踐提煉出核心問題,進而借助工程學的方法論來破解這些難題,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催生出源於臨床、服務於臨床的創新技術,更能在醫學與工學的緊密配合下,持續孕育出創新成果,為新質生産力的形成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康復醫學領域,這一交叉融合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現代康復理論體系中,大量實現功能康復的設備與器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康復科也因此成為了醫院內設備種類最為繁雜的科室之一。在此背景下,醫學與工程學交叉融合的深度與廣度,將直接決定臨床所能採用的治療手段的多樣性與先進性,進而深刻影響着康復醫療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方向。
新華網:隨着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您認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的就醫體驗?它對於康復有何重要意義?
白洋:人工智能是全國都在重點關注的學科領域,是國家布局的未來重要産業發展方向。現在醫療技術裏面已經慢慢地在融入人工智能的元素,並且我相信人工智能未來會改變現在的醫療模式。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在影像醫學領域的深度融合,將引領我們邁向更加智能、精準的癌症診斷時代。這意味着,醫生的個人經驗與水平差異或將逐步被客觀、精準的人工智能模型所優化與補充,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診斷體驗。
而在康復醫學領域,人工智能的賦能同樣展現出無限潛力。如今,康復技術已開始攜手人工智能,共同探索新的可能。例如,借助VR技術,我們得以重塑就醫環境,使患者在更加沉浸、生動的虛擬現實中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大數據模型的運用也為姿勢異常診斷等提供了全新視角,助力康復醫學邁向更高層次。展望未來,我相信人工智能技術將不斷推動康復手段的人性化與舒適化進程,為患者帶來更加溫馨、高效的康復體驗。
新華網:您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普及康復醫學知識,提高公眾對康復醫學的認識和重視?
白洋:許多人對康復醫學的理解仍停留在片面與誤區之中,這一現象在臨床工作者群體中亦不乏見。提及康復醫學,人們往往囿於針灸、拔罐、熏蒸、推拿等傳統療法的刻板印象,而對現代康復醫學的豐富內涵與前沿技術知之甚少。事實上,只有當患者親臨康復醫院,親眼目睹那些高精尖的康復技術與手段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現代康復醫學已發展至如此高度。這一現狀無疑提醒我們,作為現代康復醫學的工作者,肩負着更廣泛、更深入的科普使命。
隨着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範疇已不能僅僅局限於手術治療與患者出院。我們應讓公眾深知,手術後的康復訓練對於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復肢體功能或認知能力,進而重拾生活與職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康復醫學工作者需積極利用現代流媒體&&,將康復知識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傳遞給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