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5/19 08:30:02
來源:南昌日報

南昌市多措並舉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

字體:

  科技助殘 共享美好生活

  南昌市多措並舉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

  今年5月19日是第34個全國助殘日。根據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南昌市殘疾人數量佔總人口的6.39%,持證殘疾人11.1萬人。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如何讓殘疾人共享科技紅利、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近年來,南昌市殘聯以“精準助殘、精細惠殘、精心扶殘”為工作主線,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積極作為、大膽創新,通過打造南昌市殘疾人輔助器具綜合服務&&、開展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持續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等舉措,全力提升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家庭無障礙改造:

  開啟殘疾人新生活

  家庭無障礙改造是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一項積極舉措。一直以來,南昌市大力開展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精準定位殘疾人需求,使殘疾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家住灣裏管理局站前街道幸福路的陳正芳,由於聽力一級殘疾,生活十分不便。得知陳正芳的情況後,灣裏管理局社會事務辦立即為其配置了一個閃光語音門鈴、震動鬧鐘和智能語音帶盲文電飯煲。

  這些智能化設備的安裝和使用,讓陳正芳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和安全。“我耳朵基本上聽不見,有客人來訪按了這個會閃光的門鈴,我就能看到,日常生活更方便了!”陳正芳説。

  在南昌,受益於“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改變生活的不僅是陳正芳一家。前不久,青雲譜區視力殘疾人胡漢昌的家也增添了幾位“新成員”,有盲人聽書機、盲人收音機、語音電熱水壺、語音門鈴和語音電飯煲等。在殘聯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胡漢昌很快學會了這些小家電的使用方法。

  “雖然以前也能自己燒水,但每次我都要一直守着,等聽到‘噠’的一聲跳閘後,才會放心地去做別的事情。現在這個電水壺燒開水後有語音提示,就不用一直在旁邊等了,生活也更方便了。”胡漢昌説。

  記者了解到,南昌市殘聯結合殘疾人家庭和自身特點,量身定制為他們進行居家無障礙改造。改造前,工作人員與社區聯動入戶調查個人需求,錄入各縣區殘疾人的詳細信息,每位殘疾人的基本狀況、需求、服務落實和滿意度情況等信息一目了然。改造過程中,秉持“人性化、個體化無障礙改造”理念,讓殘疾人朋友充分感受到科技進步為生活帶來的方便。

  “今年,我市將對120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目前已完成600余戶。根據殘疾人的不同情況,改造的內容也不同,比如為視力殘疾人家庭安裝扶手、語音對講門鈴、電腦盲人讀屏軟體等,為聽力、言語殘疾人家庭配置閃光水壺、震動鬧鐘等無障礙生活用品等,讓殘疾人共享科技社會發展成果。” 南昌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萬里菲告訴記者。

  信息無障礙建設:

  殘疾人出行更便利

  5月14日下午,市民章強來到江西省人民醫院紅谷灘院區檢查身體。工作人員得知章強是一名聽障人士,便帶他來到一台設備前,通過在線人工手語翻譯,為章強開啟“一對一”無障礙就醫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設備是紅谷灘區殘聯設置的聾聽交流系統,通過搭建遠程視頻手語翻譯服務&&,採取在線翻譯、視頻語音對話等服務方式,為聽障人士提供在線實時翻譯服務。除了實時翻譯,無聲小贛事服務專窗還能辦理殘聯相關業務,如殘疾人證便捷申請、代收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表等,實現了就醫溝通與殘聯業務辦理的無縫對接。

  章強通過手語與“雲端”手語翻譯溝通後,頻頻為聾聽交流系統設備點讚。他&&,以前來醫院檢查身體,都是家人陪同,否則只能通過用手機打字與別人進行交流,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非常麻煩。聾聽交流系統提供的遠程視頻手語翻譯服務,可以讓工作人員很快了解他需要辦理的業務,不僅方便還節約時間。

  在灣裏管理局旅游集散中心公交站&,視障人士用手觸摸站牌上的盲文,就能“看到”站名、途經站點、公交線路等。

  據了解,該站&配套安裝了電子屏幕語音播報系統,實時播報公交車輛進站信息,還具有播放視頻、圖片和發布文字,顯示天氣、時間、日期等功能,方便乘客候車期間隨時了解公交車輛動態信息和天氣情況,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為加快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南昌各大銀行、醫院、商場等窗口服務行業都設置了告知就診、購物等相關信息的電子顯示屏和語音播報系統,並對部分從業人員開展手語學習培訓,讓從業人員能夠提供簡單的手語服務。同時,建設了1000多塊電子站牌,方便聽障人士掌握公交車到站信息;在全市公交車內視頻設備上顯示站點名稱,並對所有公交車輛實行GPS自動語音報站服務推出手機掌上公交查詢軟體,方便包括殘疾人在內的乘客查詢服務出行信息。

  打造輔具&&:

  殘疾人可在線申領

  “以前殘疾人申請輔具,程序比較複雜,報銷也比較麻煩!去年10月,我們在輔具&&申領了隨身定位器,沒有花一分錢,這個定位器除了能定位,還能撥打電話,很實用。”智力殘疾人家屬程女士説。

  程女士口中的輔具&&,是南昌市殘聯打造開發的南昌市殘疾人輔助器具綜合服務&&。記者通過微信搜索“昌通碼公眾端”小程序,點開“殘疾人輔具”菜單欄看到,包括肢體類、視力類、聽力語言類和精神智力類輔具,提供輪椅、助聽器、防走失腕錶(定位手環)、護理床、盲杖、電子助視器等45種産品。點開每個産品圖片,都有詳細介紹和最高補貼金額。輔具申請前,用戶需要先填寫個人信息,並上傳殘疾人證。

  “具有南昌市戶籍,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和殘疾評定指定醫院、縣及縣以上具備醫療診斷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的0至7歲殘疾兒童,都可以在線申領輔具。”南昌市殘疾人康復與文化體育中心主任楊昕向記者介紹,殘疾人在線完成申領後,輔具供應商就會與用戶電話&&,並安排送貨上門。

  為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市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保障制度,市殘聯、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聯合製定《南昌市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補貼辦法(試行)》。根據《補貼目錄》內的輔助器具,實際購買單項價格高於600元的,分兩檔比例給予補貼:對於0—7歲殘疾兒童、8—18歲殘疾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殘疾兒童(未入學)、殘疾學生、一戶多殘家庭的殘疾人和享受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等幫扶的貧困殘疾人等重點補貼對象,其購買的輔具價格高於相對應補貼標準的按補貼標準的100%給予補助,低於相對應補貼標準的按實際購買價格的100%給予補助;其他殘疾人購買輔具價格高於相對應補貼標準的按補貼標準的80%給予補助,低於相對應補貼標準的按實際購買價格的80%給予補助。

  據悉,該&&自2023年1月19日試運行,殘疾人累計提出輔助器具申請共3529人次,通過輔助器具申請並已適配輔助器具的有2257人次。(萬敏)

【糾錯】 【責任編輯:譚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