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2/27 08:45:19
來源:新華網

發現江西|廢棄礦山變新顏

字體:

  航拍江銅集團德興銅礦西源嶺生態修復基地。新華網發

  新華網南昌2月27日電(王曉震 吳亞芬)俯瞰特大型露天銅礦風貌、近距離感受大型採礦機械、親近自然發現季節變換之美……春節剛過,年味還未散去,位於江西德興的江銅集團德興銅礦西源嶺生態修復基地,不少周邊居民帶上親朋好友到此踏春賞景,看山水與工業在這裡交相輝映。然而,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個寸草不生的採礦裸露地。

  礦山生態修復,是利用工程、生物等技術,對開採後的礦山進行綜合治理,從而恢復礦山的綠色生態,穩定礦山的地質環境。德興銅礦自上世紀80年代啟動礦山生態復綠,針對排土場、尾礦庫和高陡邊坡等區域,不斷探索創新修復技術。

  游客在江銅集團德興銅礦西源嶺生態修復基地與退役採礦機械合影。新華網 王曉震 攝

  由於金屬礦山土壤特性原因,栽下的苗木難存活。參與多個礦山修復項目的江銅環境公司生態環境學博士楊濤濤介紹,團隊研創的新技術和其他配套專利技術推廣應用後,在不改變廢棄礦區地形與土壤結構的前提下,通過調控微生物群與控制産酸的微生物類群,培育自維持、不退化、相匹配的多樣性植被,提高了礦山生態修復效果。

  航拍江銅集團德興銅礦西源嶺生態修復基地。新華網發

  為滿足生態修復所需土壤需求,江銅探索使用工業廢水處理後産生的底泥替代土壤,不僅發揮出底泥保水性好的優勢,還實現了礦産資源的“吃幹榨盡”“以廢治廢”。

  航拍江銅集團德興銅礦楊桃塢生態修復創新示範園。新華網發

  走在江銅集團德興銅礦楊桃塢生態修復創新示範園,滿眼青綠,春意盎然。江銅集團德興銅礦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根平指着綠道兩邊的景觀石説:“這個石頭是用我們的尾砂,經過特殊發泡工藝做成的,不僅提高了觀賞性,還有積水過濾功能。”一圈逛下來,由尾砂製成的小景隨處可見,造型別致,與周圍環境相映成趣。

  據介紹,德興銅礦堅持“邊開採、邊修復”的原則,將楊桃塢、富家塢、水龍山等裸露區域進行了生態恢復,投入資金達5億多元,復綠面積達800多萬平方米。目前,生態修復的“江銅模式”已成功推廣到廣東、廣西、安徽、湖南、四川等地,在全國範圍內的應用面積有一千多萬平方米。

  航拍江銅集團德興銅礦西源嶺生態修復基地。新華網發

  如今,原本的項目施工地,一個個陸續長出了喬木、灌木、草本、蕨類等植物品種,生態環境質量恢復至原始山體水平,一些珍稀動物也逐漸回歸。不止於此,德興銅礦正發揮着它濃厚的工業特色,探索走一條工業旅游之路,吸引更多游客來這裡打卡,帶動地方旅游經濟。

  江銅集團德興銅礦4號庫迎來數百隻天鵝。新華網發 張偉峰 攝

  黃根平介紹,生態修復不僅要把因為採礦過程中産生的裸露區域復綠,還要把它景觀化,秉承“修復一處打造一處生態景觀”理念,努力打造成生態公共産品,再對外開放共享,還綠於民,讓更多人能享受到生態修復成果。

【糾錯】 【責任編輯:王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