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江西 > 正文
2024 01/24 14:28:00
來源:新華網

江西都昌:珠貝産業轉型升級助群眾增收

字體:

  鄱陽湖畔,千余畝平滑如鏡的水面上,整齊排列着一道道由塑料瓶組成的浮標。浮標之下,數百萬隻三角蚌正靜靜生長。

  這裡是位於江西省都昌縣周溪鎮的珍珠養殖基地。都昌縣坐擁鄱陽湖三分之一的水域,縣內湖塘眾多,是天然的養蚌育珠之地。目前,都昌縣珍珠養殖面積約1.5萬畝,2023年珍珠産量約佔全國淡水珍珠總産量的7%。

  位於江西省都昌縣周溪鎮的珍珠養殖基地。新華社記者余剛 攝

  早在20世紀20年代,都昌就有不少鄉鎮利用貝殼加工成紐扣坯,銷往日本等地。隨後,都昌的珠貝加工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延伸出珍珠養殖、珠核加工、珠貝飾品、貝殼工藝品和室內裝飾材料等系列産業鏈。

  其中,三面環湖的周溪鎮是典型代表。周溪鎮黨委副書記徐文英介紹,20世紀六七十年代,周溪鎮就已發展出近20家鄉辦紐扣廠。90年代中期,全鎮5萬人口有近30%從事珠核加工和銷售工作。

  隨着産業持續發展,企業規模小、分佈散、布局亂的問題愈發顯著。2018年起,都昌縣充分整合資源,在周溪鎮建設都昌縣鄉村振興珠貝産業園,鼓勵散戶與大戶整合重組,通過“抱團取暖”發展産業。

  走進珠貝産業園,一台台機器運轉不停。在都昌縣小目標貝類有限公司廠區內,一筐筐灰白的貝殼紐扣坯與旁邊展櫃裏耀眼的成品紐扣形成鮮明對比。公司董事長曹曉華介紹,貝殼內的色彩為紐扣賦予了天然光澤,産品更加環保,備受高端服飾品牌青睞。

  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已帶動周邊30多名脫貧村民和“上岸”漁民在此務工。“我以前靠在鄱陽湖打魚為生,‘洗腳上岸’後,經村委會介紹在家門口的珠貝企業上班,每月工資4000多塊,比靠天吃飯穩定多了。”公司員工張舒展説。

  都昌縣鄉村振興珠貝産業園內企業生産的珠核。新華社記者余剛 攝

  在旁邊的廠區裏,記者看到一塊塊碩大但粗糙的貝殼經過開料切割、激光選色、涉水整圓等步驟,被加工成一粒粒渾圓的珠核。人工養殖的珍珠分為有核珍珠和無核珍珠,其中有核珍珠正是利用珍珠貝能分泌珍珠質形成珍珠的生理機能,在珍珠貝體內植入珠核後經過一定時間培育而成。

  “這兩年常有浙江等地的珍珠養殖戶來鎮裏的工廠收購珠核,最高價格賣到一公斤700多元。”徐文英説。

  在傳統的紐扣、珠核之外,都昌縣還創新性地將珍珠母貝製作成晶瑩光滑的貝殼裝飾面板。

  “我們公司生産的貝殼裝飾材料在建材業中算是比較高檔的,又是低碳環保産品,適合用於現代休閒會所的裝飾。”江西兆駿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建華説,目前公司産品已外銷至美國、日本等地,2023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

  工人在江西兆駿實業有限公司廠區內製作貝殼裝飾面板。新華社記者余剛 攝

  據了解,2023年都昌縣珠貝産業産值達10億元,全縣共有珠貝企業83家,其中規上企業23家,從業人員2023年人均年收入較上年增加1.5萬元。

  “都昌縣將以需求為導向引導珠貝産業轉型升級,不斷開發日用家居、服裝紐扣、珍珠裝飾等細分消費市場,走出一條多元化、規模化的發展新路。”都昌縣珠貝産業協會秘書長曹奇平説。(記者劉楊、余剛、舒暢)

【糾錯】 【責任編輯:王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