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南昌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在開展環鄱陽湖水鳥調查時,在進賢縣青嵐湖水域發現了10多只青頭潛鴨。據悉,這是首次在該水域觀測到這一珍稀鳥類。
“我們在青嵐湖馬咀吁堤那個位置上看到了青頭潛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琵嘴鴨、羅紋鴨的混群。其中,青頭潛鴨的數量是5羽。”南昌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副主任曾衛東告訴記者,“隨後,我們又在青嵐湖七里鄉鄧家那個位置觀測到青頭潛鴨6羽。這是第一次在青嵐湖發現青頭潛鴨,並拍到它們的照片。”
據了解,青頭潛鴨被譽為“鳥中大熊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極危物種,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目前,全球青頭潛鴨數量在1000隻至2000隻之間。青頭潛鴨對棲息環境有很高的要求,堪稱環境質量好壞的“指標生物”,主要棲息在水流緩和、水生植物較為豐富的湖泊、河流地帶,平時喜歡與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等混群。此前,在我市的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拍到了青頭潛鴨成鳥及幼鳥覓食的現象,證實青頭潛鴨在南昌存在能自然繁殖的種群,並由候鳥變為留鳥。此次再次在進賢縣青嵐湖水域觀測到青頭潛鴨,為“國際濕地城市”南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再添有力證據。(記者 賴海榮 劉帆)
【糾錯】
【責任編輯:王凱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