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忙碌一天的市民開始呼朋引伴放鬆心情,在各大商圈、夜市、街區盡情享受這份獨屬夜晚的魅力。此時,南昌市各職能部門也紛紛忙碌起來,護航“夜經濟”,升騰“煙火氣”。
用電無憂
提高夜游“保障系數”
“您這個插排最好換個地方,離隔壁的燒烤爐太近,很容易引發老化、短路問題,還有其他需求可以打我的電話……”8月12日晚,國網南昌市昌北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楊耀松來到紫荊夜市,為攤主提供安全用電服務。
紫荊夜市面積達8000余平方米,經營美食300余種,是南昌經開區最大的夜市,以“煙火味濃、文化味足,人氣旺、管理優”的特色被評為南昌市“網紅夜市”。熊園波是夜市的一位攤主,今年暑期他格外忙碌。“最近生意特別火,每天一到下午6點,人就多起來,最忙的時候,家人都要來幫忙。我這攤位用電量大,幸好有電力師傅們定期檢查線路和設備,讓我們夜間用電無憂。”熊園波説。
記者了解到,針對夜市用電“小、散、亂”的情況,國網南昌市昌北供電公司全面分析夜市攤位及商戶的用電特點,成立流動攤位保電隊伍,深入到夜市、攤位及門面房,從電源接入、導線安裝、電力設施性能等方面開展排查,及時消除安全用電隱患。“一方面,主動對接夜市用電客戶,了解用電難點,幫助他們規範插排線路,合理設置臨時電源,並建立工作群,隨時提供用電服務;另一方面,加強對夜市周邊區域的巡檢,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同時深入攤位進行安全用電宣講。”經開供電所所長吳冕説。
走進夜晚的天香園景區,處處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人頭攢動,市民和游客或在各類燈光裝置旁拍照“打卡”,或觀看傣族舞表演,或欣賞絢麗的燈光秀,盡情享受悠閒快樂時光。“‘天香國潮不夜城’項目正在試運營,電力保障一定得跟上。”國網南昌市青山湖區供電公司解放東路供電所工作人員姜明説,從景區夜市項目籌備之初,他們就全面參與,對景區夜間用電提供全流程服務。通過摸排夜市用電規模,用電設備接入點,公司運維人員與用戶共同優化夜市商鋪線路布局,並對景區各燈帶線路開展絕緣檢測,杜絕火災隱患。
織密線網
提高夜行“暢通系數”
8月12日22時許,“暢游西湖公交專線”上仍有不少乘客,在珠寶街公交站更是一下子上了十幾名乘客,他們多數提着商城的購物袋和街邊的小吃。“以前晚上出來游玩、逛夜市,一不留神就錯過了末班公交車。這趟專線末班車到晚上12點,完全不用擔心交通問題了。”市民王丹丹説。
乘坐公交玩轉南昌,是不少外地游客的旅游新花樣。來自武漢的游客薛洋説:“南昌作為新晉網紅城市,真是好吃又好玩。我在南昌瑪雅樂園‘嗨玩’後,直接從園區門口上車。坐著公交,‘嗨吃’了係馬樁、珠寶街的美食,剛剛還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嗨購’了一番。一圈玩下來,都到晚上10點多了,沒想到還有公交車回酒店。”據了解,她入住的酒店在朝陽片區,打車要花二三十元,但“暢游西湖公交專線”全程只要2元,既經濟又便利。
完善便利的公共交通,是夜經濟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近年來,南昌公交結合商圈分佈範圍、市民夜間出行需求,逐步在夜間出行活躍度較高的區域布設夜間公交路線。同時,對“夜間公交”線路情況進行合理優化,持續推動“公交+旅游”“公交+商業”“公交+美食”的深度融合,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貼心、舒適、安全的出行服務。
“晚上下班回家很方便,公交直達。”李雲在紅谷灘萬達廣場上班,此前,她晚上下班後,需要先搭乘238路區間公交到新建區後,再換乘去灣裏。如今,她坐217路夜間公交,便可直接到家門口,通勤時間縮短15分鐘以上。
“在經過客流分析後,我們發現灣裏市民夜間往返紅谷灘區大型商圈的需求旺盛,為此開設217路夜間公交,將238路區間公交集並,進一步提升夜間公交覆蓋面,運營時間從每晚8點半至晚上10點,15-20分鐘一班。碰上客流高峰,還會加密班次,並延長運營時間。”南昌公交運輸集團運調處處長涂元鵬説,“只有夜間出行方便了,市民才更願意走出去,才能更好帶動夜間消費、拉動城市內需、促進消費拓展提升。
巡查快處
提高夜市“平安系數”
8月11日晚,南昌高新區的瑤湖裏美食街上,不僅有麻辣鮮香的小龍蝦、滋滋冒油的烤串、可口的奶茶小吃,還有來往穿梭的巡邏民警、善於糾紛調解的社區民警以及由志願者、網格員等力量組成的義警隊。“吹着晚風,吃着烤串,喝着冰啤酒,別提有多愜意了。看見街上閃爍的警燈和夜巡的民警,則讓我們更有安全感!”在瑤湖裏美食街一家攤位就餐的市民劉寧寧説。
南昌高新區公安分局積極構建大巡防格局,護航“夜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針對夜市“營業晚、商戶雜、人流多”等特點,將夜市經濟集中區域的周邊劃成12個巡防網格,採取警車巡邏、徒步巡邏等多形式相結合,在晚上8點到次日凌晨2點分班次進行巡防,確保街面夜間巡防常態化,讓夜市經營有序、市民安心消費。同時,不斷壯大群防群治力量,開展“鄰里守望,互幫互助”活動,發動志願者、網格員、市場和物業安保組建了“洪城夜市義警隊”參與巡邏防控和治安管理,形成“公安、商戶、社會”三位一體共建共享體系,實現了夜市圈裏矛盾糾紛“動態感知、快調快處”。今年以來,共投入群防群治力量1608人次,處置各類警情56起。
為有效發揮夜市區域的天網視頻監控功能,南昌高新區公安分局優化探頭布局,指導150余家經營戶安裝180余個視頻監控探頭,確保夜市區域裏外監控全覆蓋;為減少視頻防範監控的盲區,他們設立24小時專職視頻巡查員,還採用警用無人機在夜市上空“巡查”。同時,充分利用夜市人員聚集的特點,在夜市擺放“防詐騙宣傳攤”,發放單頁、折扇等反詐宣傳品,民警則現場講解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型及防範措施,提高群眾反詐防騙意識和能力。(蔡歡 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