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濕法棒型車間,堆滿了即將出口美國的高壓電瓷。本報全媒體記者 劉啟紅攝
時間回溯至2022年10月15日。這一天,由湖南紅樹林旅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湖南金鷹卡通衛視聯合創作的蘆溪縣城市IP形象“滋滋”正式啟用。其名稱創意,來源於電流聲“滋滋”,並以鮮明的電瓷形象和閃電標誌,寄寓了蘆溪打造“世界電瓷之都”的構想。由“滋滋”衍生而來,該縣圍繞“游蘆溪,樂滋滋”“來蘆溪,喜滋滋”“品蘆溪,甜滋滋”“在蘆溪,美滋滋”四個方面塑形揚名,以期全方位展現高質量發展之下蘆溪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在新時代立足轉型升級落子布局,以電瓷傳統産業蜚聲海內外的蘆溪縣一路爬坡過坎,成績亮眼: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國家衞生縣城、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進縣、全省開放型經濟綜合優勝單位、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全省美麗宜居先行縣;連續十年獲評全省綜合考核第一等次。
隨着蘆溪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滋滋”城市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在蘆溪一切美滋滋”激發出活躍躍的創造,變成活生生的現實。
在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濕法棒型車間,一派熱火朝天景象。一眼望去,偌大的廠房內,堆滿了即將出口到美國加州電力的高壓電瓷成品。公司製造二部副經理陳震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公司産值近3億元,同比增長75%。一二季度,出口訂單猛增,生産形勢很好。”
長期以來,蘆溪縣有大大小小的電瓷企業100余家,年産值穩定在20余億元,每年稅收在2億元左右,可謂不溫不火。中材電瓷的強勢入駐,攪活了蘆溪電瓷的一池春水,並不斷釋放“鲇魚效應”,推動全縣電瓷産業的創新創造。目前,該縣已有電瓷及相關企業147家,涵蓋上下游企業及為産業配套服務的相關企業,已具備高中低檔各種電瓷的研發和生産能力,形成從瓷土開採到主導産品、附件生産製造等較為完善的産業鏈條。2014年,蘆溪電瓷産業基地成為全省首批20個省級工業示範産業集群之一,先後獲批全國電瓷産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和國家電瓷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
近年來,蘆溪縣在推進“央企入贛”工程中奮發有為,一任接着一任幹,至今引進央企項目10個,累計投資160余億元,創造40億元産值和2億元利稅。在蘆溪,中材鋰膜、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中國江西南方水泥、華能安源電廠、中國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等央企雲集,架構縣域經濟的“四梁八柱”,成為驅動全縣發展的強勁引擎。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與央企“擇木而棲”相得益彰,蘆溪縣在引進科企、民企中也表現出彩。江西天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下一代輕量化動力電池下殼體開發和量産的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可以實現全自動注膠、打孔、焊接。“只有零缺點的生産過程,才有一百分的優質産品。”該公司人事行政經理陳荷水興奮地對記者説,“我們這條生産線填補了行業智能化生産的空白,使産品合格率達到99%。”今年以來,蘆溪縣新簽約項目11個,簽約資金113.2億元,其中“5020”項目2個,成功引進銘德新材料、賽酷新材料等12個新能源新材料産業項目,新能源新材料産業實現從“0”到“1”的突破。“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只有堅持招大引強不動搖,才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蘆溪縣委書記黎增義&&。記者了解到,當下,蘆溪縣已把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招商主攻區域,積極承接産業轉移,力爭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電瓷電氣兩個百億元級産業。
一間茶室、一盞清茶、一次暢談,在蘆溪縣工商聯專門設置的“民企家園”裏,這樣的政企茶敘會總會如期舉辦。面對面傾聽企業心聲和訴求,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茶敘會上,企業家們直抒胸臆,政府部門一一作答,接地氣、有效果,進一步架起政企溝通的“連心橋”。軟環境也是硬實力。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眾多央企和民企青睞蘆溪的背後,是當地親商、安商的拳拳之心。該縣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最具吸引力、競爭力、創造力的關鍵支撐,傾心打造“溪心辦”營商環境品牌,並將1988項政務服務事項集中進駐市民之家。7月4日9時40分,蘆溪縣大慶生態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傅偉昌趕到市民之家辦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變更,11時不到,他便拿到了全新的營業執照。“更方便、更快捷,非常省心!”傅偉昌讚不絕口。
尚唯汽飾從開工到升規用時7個月,銘德新材料從洽談到投産用時200天,中材鋰膜從簽約到投産用時半年,天銘新能源項目從洽談到試投産僅用時60天……大型企業的投資信心倍增,小微企業的投資熱情也很高。蘆溪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羅利芳對記者説:“今年上半年,蘆溪縣新增企業688戶,新增個體工商戶969戶。兩項數據都比去年同期高,這充分説明蘆溪對創業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上埠鎮渙山村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露出勃勃生機。位於村中心的“連心大院”內,3名村民正頂着烈日站在腳手架上砌磚鋪瓦,儘管大汗淋漓,他們仍然幹得十分歡實,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他們既出錢又出力,心甘情願把公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目的就是要把這個‘大院’建好、做美。”渙山村黨支部書記程付英感慨萬分。在她看來,“連心大院”能連心,這裡是為群眾解憂的&&,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都可以攤上桌面來講,一起商量着辦;“連心大院”可靜心,這裡是百姓娛樂的場地,村民可以唱歌、跳舞、下棋、寫字、畫畫。“‘連心大院’就是村民的精神充電站、文化生活站、政策信息站、矛盾調處站,作用大得很!”程付英介紹,這個以始建於1840年的肖氏宗祠為基礎的“連心大院”,如今是渙山村村民的好去處。
情相牽,心相印。當前,蘆溪縣依託“連心大院”,通過暢通微網格、傾聽微訴求、開展微服務來連接百姓心,以網格為面、&&為點,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推動黨建、綜治、文明實踐等深度融合。實行建單、派單、評單“紅色應答”機制,通報問題或建議的處理情況並接受群眾評議,實現“人在網中走、力在網中聚、難在網中解、情在網中結”,開創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局面。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走馬蘆溪,入眼皆是新景,一個有滋有味的蘆溪已然走來:央企入駐,動能澎湃;新興産業,潛能無限;營商環境,勢能高蓄;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我們將鉚足幹勁、開足馬力,以‘拼’的決心敢於擔當,以‘爭’的姿態勇毅前行,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蘆溪力量!”黎增義&&。(全媒體記者 尹曉軍 劉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