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水縣以兜牢財政“三保”為基礎,統籌國有資産管理、融資&&監管、地方金融監管及普惠金融改革四方面職能於一體,構建大財政工作格局,以有力舉措穩定財政運行、推動改革發展、改善基本民生、防範化解風險、穩定金融市場,增強財政投入精準度,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緊要處”,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得到財政部和省財政廳表彰。
惠企紓困穩發展
“真是‘及時雨’啊,多虧了這筆貸款,解決了我們公司的大難題。”近日,江西祐席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小明通過“財園信貸通”獲批貸款500萬元,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近年來,吉水縣為解決企業融資難,推進“財園信貸通”工作,及時為企業辦理貸款續貸業務。
去年,吉水縣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約3.24億元,留抵退稅達1.2億元,為景旺電子、旭昇電子、金誠新材料、宏潤香料等工業企業兌現新增固定資産、外貿出口、供需對接等各類惠企政策獎勵金額約1917萬元;“財園信貸通”貸款餘額2.49億元,“真金白銀”幫助82戶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並推出“巾幗創業貸”“融易貸”等特色金融産品,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創新模式促振興
“我縣創新推出‘守護農村脫貧群眾保險’(守護保)産品,建立‘防貧保+鄉村振興保+守護保’三保聯合防貧機制的創新做法獲全市推廣,縣財政投入397.84萬元為符合條件的農民參保,財政民生向社會民生轉變,實現精準供血。”近日,吉水縣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吉水縣全面深化全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創新構建“三保”救助補償新模式,既普惠全縣農村群眾,又重點保障“三類群體”。
近年來,吉水縣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産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好“土特産”文章,增強農村發展動能。充分利用融資&&撬動作用,發揮國有資本集聚效應,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光伏産業。突出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培育國家級、省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41家,構建黃橋田園綜合體、鵝鴨鴿“吉禽三寶”、雙村院士辣椒、水南腐竹等特色産業綠色發展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2022年,吉水縣投入銜接資金1.1億元,其中用於産業發展資金2827萬元,投入2.4億元建設8.2萬畝高標準農田,發放惠農補貼金額3.88億元。
提質增效惠民生
日前,筆者走進吉水縣東山小學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在鋪設操場,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近年來,吉水縣始終堅持民生為本,投入6150萬元建設東山小學、水南中心小學,今年9月東山小學將迎來第一批學生。
吉水縣以穩增長為中心,以保民生為重點,牢固樹立“人民至上、民生為先”的用財導向,進一步做好項目與資金的精準匹配。精準補短板、強弱項,在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方面持續投入資金,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織密民生工程“保障網”。2022年,該縣民生支出40.79億元,佔一般公共財政支出的85%,比上年度增長4.6%;投入8300萬元支持新建改建中心幼兒園、城西幼兒園等4所公立幼兒園,投入資金1146萬元加強校園安全建設;投入3.8億元用於縣婦幼保健院遷建、縣醫院整體功能提升和水南等4個鄉鎮衞生院建設。(鄧維華、厲德敏、許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