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贛州市按照“育龍頭、補鏈條、建&&、保要素、強集群”的工作路徑,圍繞“醫、藥、械、寵”等重點領域,積極發展壯大以創新藥品、高端醫療器械産業化為主體,以特色醫療、醫藥商貿、康養旅游、寵物健康等為延伸的産業集群,形成了以章貢區為核心,以信豐縣、大余縣、瑞金市、贛州經開區等為重點,以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等為創新載體&&的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新格局,全市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態勢強勁。2022年,贛州醫藥大健康産業全産業鏈實現營收446.09億元,同比增長21.83%;新簽約生物醫藥項目33個,總投資305.76億元。
鏈式發展凸顯集群效應
為加快全市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贛州市成立了市生物醫藥産業鏈推進協調小組,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組長(鏈長),並&&相關實施方案和工作要點,建立工作推進機制,2022年市縣兩級多次召開産業鏈長制工作會議暨政企圓桌會議,協調解決了10家業內企業所反映的生産、用工等25個“急難愁盼”問題。
近年來,贛州圍繞強鏈、補鏈、延鏈,精準謀劃構建政策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産業鏈,推進“五鏈”融合,驅動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6月,在中國(南昌)大健康産業大會暨博覽會期間,贛州市舉行了生物醫藥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資金達93億元。
鏈上發力優化産業生態
2023年初,贛州市高起點謀劃贛州醫藥科創中心,構建了“一室、兩中心、三院所、四體系、五基地”的“12345”産業體系,全方位、深層次優化全市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生態。
贛州市與空軍軍醫大學陳志南院士團隊合作,組建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助力該市在抗體大分子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突破;建設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贛州醫院和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促進産醫研用融合發展;發揮好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贛南醫學院、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的作用,開展臨床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轉化研究,引領科技創新;打造模式動物産業、藥物研發轉化、器械研發轉化、寵物藥研發轉化四大創新體系;建設醫療器械檢測基地、醫學科學特檢基地、現代醫藥産業化基地、産業人才培訓及認證基地、臨床外科技能公共實訓基地五大基地。
通過構建“12345”産業體系,贛州市持續推動集群壯大、科技賦能、綠色轉型、品牌提升、開放發展,促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
聚焦生物醫藥這一主導産業,贛州市實行生物醫藥産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構建産業發展支撐體系、狠抓項目突破重點,打造全鏈條要素融合的立體産業生態,全力提升産業集中度和競爭力。
要素保障激發産業活力
2022年4月,《贛州市扶持醫藥健康産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試行)》&&,明確支持醫藥健康項目建設、支持區域性醫療康養中心建設、支持産業創新升級、強化金融支持、強化産醫研用支持等促進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為全面夯實生物醫藥産業發展保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供給、壓實工作責任、加強機制保障、形成強大合力,推動全市生物醫藥産業發展邁上新&階,贛州市縣兩級還&&扶持醫藥健康産業的專項政策,在創新發展、兼併重組等方面加大服務和保障力度。
産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近年來,贛州市加大對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股權+債權”融資體系,推出專利權質押貸款服務“贛知貸”、科技金融“科貸通”等融資方案;建立醫藥健康産融對接會機制,加大對中小型企業信貸扶持力度。
産業發展,關鍵在創新,根本靠人才。贛州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把人才作為推進創新發展的最強引擎,通過組建贛南醫學院生物醫藥現代産業學院、發揮“人才強雁”的&&集聚效應、完善人才服務的“生活鏈”等措施,讓人才真正扎住根、沉下心。(鐘清蘭、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