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煥然一新,老舊設施實現華麗‘變身’,我們公租房小區乾淨又敞亮。”51歲的公租房承租戶張阿姨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青雲譜區3個保障性公共租賃住房小區共60棟,4274戶承租戶。近年來,該區住建局通過“民情家訪”“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不斷優化公租房小區居住環境,提高管理質量與小區品質,為低收入和住房困難的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細服務賦予溫暖
“張阿姨,您在家嗎?一會兒我來看您。”蔡家坊公租房物管處工作人員楊玉傑給小區1棟1單元的獨居老人張芳妹撥去電話。傍晚,楊玉傑上門給張芳妹送去一些日常用品,一邊給老人收拾房間,一邊與老人聊天,離開前又叮囑老人注意用電用氣安全,老人拉着楊玉傑的手連聲道謝。
楊玉傑只是青雲譜區住建局組建的“幸福來敲門”志願幫扶隊中的一員。據了解,青雲譜區公租房獨居老人和殘疾人士較多,其中獨居老人100余名,不同程度的殘疾居民350餘人,他們的日常生活經常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為此,該區住建局在公租房小區內組織開展“幸福來敲門”活動,組建了由機關工作人員、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社區幹部等志願幫扶隊伍,定期看望慰問獨居老人和殘疾居民,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物管處還建立了孤寡獨居老人&賬,時刻掌握他們的生活和身體情況,將“幸福來敲門”愛老助殘活動做實、做細。
滿足需求提高品質
為滿足城南公租房殘疾居民的訴求,在徵得廣大居民的意見後,青雲譜區在城南公租房開闢一處荒廢角落,新建設休閒廣場,在地面鋪設殘疾人健身步道和無障礙坡道,並連接到每棟樓。同時,翻修破損的圍欄,增加綠植,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和殘疾人康復器材。休閒廣場建成後,出來健身休閒的居民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為了讓小區的居民有個遮陽擋雨的戶外休閒場所,進一步美化公租房小區環境。2022年,該區住建局出資20萬元,在蔡家坊公租房小區原有的休閒小廣場加建了一個八角涼亭和一個長亭,並在亭內配備了休閒桌椅。在八角亭裏乘涼的居民潛女士開心地説:“我們小區現在跟個小公園似的,大家天天都聚在涼亭內聊天,感覺太好了。”
智能管理完善設施
“之前看到電動車上樓充電發生火災的新聞,覺得很可怕,現在我們小區電梯裏裝了電動車禁入系統,讓我安心很多。”城南公租房小區的鄒先生豎着大拇指説道。
為了實現公租房的高效管理,青雲譜區住建局經過不斷的探索,突破傳統管理模式,在三個小區引入信息化技術,每年增添不同的智能化設備,如智能防盜攝像頭、智能人臉識別門禁、電動車智能掃碼充電樁、電動車禁入電梯智能檢測裝置、智能快遞收取箱、智能垃圾分類箱、智能煙感器等設備共計500余個,極大程度上提升了生活便利性,得到了廣大住戶一致好評。
多彩活動豐富生活
自公租房開始辦理入住以來,青雲譜區住建局每年都為小區住戶組織開展各種精彩紛呈的節日活動、安全知識和政策宣傳。
“住在這裡的老年人,除日常在樓下散步聊天外,也需要參與一些學習和娛樂活動。陽光明媚的時候,我們就請燃氣公司、消防救援大隊和物業公司一起為居民做燃氣、消防、文明祭掃、禁燃禁放等知識宣傳活動。”青雲譜區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説,遇上節日時,公租房小區裏隨處可見歡樂祥和的景象。“社區裏老老少少齊聚一堂,在社區活動室內開展投壺、猜燈謎、包粽子等活動。”(羅孝煒 湯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