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印發《強降水“631”風險預警應對工作機制(試行)》,突出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和中小河流洪水防范應對,對“631”機制予以總結推廣。日前,我省“631”機制相關做法被中國氣象局評為2022年度氣象部門十大優秀管理創新工作。
“631”是指省級6小時風險預警,設區市級3小時風險通報,縣(市、區)級1小時風險“叫應”。根據該機制,當氣象部門監測已出現或預計可能出現致災的強降水天氣時,省、市、縣級氣象部門應分別向對應級別的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防辦”)及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防指”)有關成員單位,提供“叫應”服務,針對不同風險級別分別提出相對應的重點落實措施。
“631”機制的建立和推廣,離不開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作為我省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的成員單位,近年來,省氣象局高品質完成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任務,建成了江西省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數據庫,開發出全省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制圖係統。
截至目前,省氣象局依托數據庫和制圖係統,共收集人口、農作物、房屋、道路等承載體數據31.9萬條,災害調查類數據139.4萬條;繪制完成約2.7萬張風險評估和區劃圖,編制112份風險評估和區劃報告,形成了覆蓋全省各級行政區域的圖件成果和文字報告成果。
如今,普查成果在支撐強降水“631”機制上正得到廣泛應用。
該局基于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緊扣災害黃金處置時間,開展強降水“631”“叫應”服務,省防辦根據風險預警發布警示提醒或提前轉移準備指令,市防辦根據風險通報加強調度並督查重點區域防范應對,縣防辦根據風險“叫應”督促和指導鄉鎮組織群眾轉移避險。
“對‘631’機制的探索實施,有力支撐了我省防汛的科學指揮、精準調度。”省氣象局主要領導説。2022年,我省執行省級6小時風險預警78次、設區市級3小時風險通報418次、縣(市、區)級1小時風險“叫應”9641次,省防辦據此發布提前轉移指令24次,全省累計轉移避險55.96萬人,避免過度轉移45.5萬人。(記者卞曄)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