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以信息化賦能教育教學創新
2023-02-28 08:28:11 來源: 江西日報
關注新華網
圖集

    原標題:所有學校均接入教育專網

    江西以信息化賦能教育教學創新

    “請同學們説一説,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近日,撫州市臨川區第一小學教師黃真一邊繪聲繪色地給教室裏的學生講著中國傳統節日,一邊不時向同上網課的另幾個學校的學生提問,線上線下氣氛活躍。這是一堂“專遞課堂”,一根網線將地處城區的臨川區第一小學和幾十公里外的三個村小相連,搭建起“雲上課堂”,讓城鄉孩子共上一堂名師好課。

    時下,江西省各中小學正通過“一根根網線、一塊塊螢幕、一個個線上平臺”探索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據省教育廳數據顯示,早在2019年底,全省133個設區市、縣(市、區)、開發區(高新區)100%建成教育專網,全省所有學校均接入了教育專網;2020年實施“高品質班班通”建設,全省中小學的18余萬個班級配備了技術達標、可管可控的多媒體終端設備,優質教育資源能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惠及全省每一名師生。

    “以前上課,教師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講到底’。如今,每間教室都有一體機,老師上課除了板書還用上了圖文並茂的課件,課堂教學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南昌市豫章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涂鳳艷感慨地説,現在學校標準教室及功能教室均配備一體機,還安裝了“班班通”“教學通2.0”等優質資源平臺,“學生課堂上沒聽懂的,回家後還能‘場景再現’,相當于老師再給你講若幹次,次次如初;電腦隨機將聚光燈點亮誰的頭像,誰就回答老師的問題;小組討論不再漫無目的,而是有‘滴答滴答’的倒計時,指導學生進行時間管理。”教師們依托“教學通2.0”能集備課、授課、作業于一體,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教學更精準、更有效了。

    在江西各地的校園裏,信息化教學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信息化手段廣泛運用于走班排課、學情分析、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中。江西已基本建成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構建起“贛教雲”服務平臺,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供雲服務和應用服務,建成全省統一的終身學習賬號體係,通過學習賬號,全省師生可以省內跨校、跨地區調用資源,滿足師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2022年4月,江西入選國家智慧教育平臺9個整省試點省份。截至2022年底,全省智慧教育平臺總訪問量達2400萬人次。

    教師用智能筆批改作業,學生作業中的錯題能實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形成專屬錯題集……這些操作,在江西“智慧作業”係統中都能實現。“雙減”政策落地後,江西省教育廳依托“贛教雲”平臺建設“智慧作業”係統並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應用數字信息技術優化學生作業設計,小作業裏做起了信息化大文章,“智慧作業”被賦予“學生免費家教、教師得力助手、管理部門有力參謀”三重身份。截至目前,全省“智慧作業”常態使用學生300萬余名,累計近11.9萬名教師參與智慧作業微課建設,已建成配套作業微課63.2萬余節,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全學科和全學段,使用學校的作業量整體減少三分之一,學生作業量整體大幅減少、時長縮短、正確率明顯提升,江西“智慧作業”探索出一條新的“雙減”之路。(記者李芳)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凱豐
載入更多
來江西龍虎山 開啟一場農耕民俗體驗之旅
來江西龍虎山 開啟一場農耕民俗體驗之旅
南昌:高標準農田建設備春耕
南昌:高標準農田建設備春耕
江西新余:翻耕土地 奏響“春耕曲”
江西新余:翻耕土地 奏響“春耕曲”
生産一線看信心 | 趕訂單 擴産能 企業生産動力強
生産一線看信心 | 趕訂單 擴産能 企業生産動力強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134411294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