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瑞金市如何提升紅色名村建設質量
2023-01-18 10:51:57 來源: 江西日報
關注新華網
圖集

  原標題: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

  ——看瑞金市如何提升紅色名村建設質量

  從“模範武陽”到“紅井聖地”,從“大柏地戰鬥”到“長征第一山”……隆冬時節,記者走馬紅色資源星羅棋佈的瑞金,仿佛走進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

  近年來,瑞金市以紅色名村建設為抓手,深挖紅色資源、激發紅色動能,奏響鄉村振興的華彩樂章。目前,瑞金市已建成紅色名村51個,其中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10個、省級紅色名村4個。

  深挖紅色資源 紅色基因代代傳

  走進葉坪鎮朱坊村,傅連暲紀念園、中央紅色醫院舊址、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舊址串點成線,紅色元素處處可見。游客徜徉其間,感受厚重紅色歷史的同時,也接受了一次紅色精神的洗禮。

  2021年,朱坊村被列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為更好弘揚紅色文化,朱坊村修繕革命舊址,深挖紅色資源,建設紅色長廊、紅色書院等紅色陣地,開發《傅連暲的紅色信仰》精品課程,做到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述。

  紅色名村別樣紅。近年來,瑞金市投入資金5400萬元,深入挖掘、保護利用革命舊居舊址和珍貴文物,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名村。按照“一村一主題”思路,根據史實確定主題定位,打造紅色精神傳承地、紅色教育示範地。配套建設紅色書屋、紅色影院等,築牢紅色陣地。立足本地紅色歷史,組織專業力量開發《十七棵松》《八子參軍》《共和國第一軍嫂》等一批精品課程,實現“一村一課”,形成有自主特色的紅色教育培訓體系。

  冬日,沙洲壩鎮沙洲壩村紅井景區,紅井靜靜佇立。紅井旁,紅軍後代楊小春深情講述蘇區時期的革命歷史。三年前,退休後的楊小春成為一名義務講解員。他告訴記者:“我是喝着紅井水、聽着紅井故事長大的,我想讓更多人了解紅色歷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傳承紅色基因,需要講好紅色故事。“我們常態化開展讀紅色經典、學紅色歷史、講紅色故事、看紅色電影、唱紅色歌曲、上紅色黨課教育活動,招聘專職黨建宣傳員376人,組建紅色文化宣講隊239支,不斷豐富紅色教育內容和載體,提升紅色教育實效。”瑞金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毛建平説。

  激發紅色動能 鄉村振興闊步行

  行走在沙洲壩鎮潔源村,村莊風景秀麗,道路平坦寬闊,紅色主題墻繪與民居相映成趣,展現出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潔源村是遠近聞名的“擴紅模範村”,蘇區時期,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89人。2022年,潔源村被列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我們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發展鄉村旅游,每年游客達10萬人次。”潔源村黨總支書記歐陽遠征説,通過建設紅色名村,村莊變美了,也更富了。2022年以來,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56萬元。

  在瑞金,像潔源村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一個個紅色名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實。

  “在推進紅色名村建設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治理、鄉村振興中的塑形鑄魂作用,通過‘紅色+美麗鄉村’‘紅色+鄉村旅游’模式,不斷提升紅色名村建設質量。”朱坊村黨總支書記朱村萍説。這幾年,朱坊村引入社會資本,打造果蔬示範基地,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産業。全村現種植果蔬900畝、荸薺200畝、中藥材200畝,2021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80萬元。

  這些年,瑞金市依託紅色名村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成效顯著。2022年,該市紅色名村平均經營性收入超過30萬元。(記者 焦俊傑)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中慶
加載更多
李贛興:提振信心迎難上 劍指工業新未來
李贛興:提振信心迎難上 劍指工業新未來
王奇鋒:建議“適度超前”統籌部署數字新基建
王奇鋒:建議“適度超前”統籌部署數字新基建
李明生: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李明生: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曾衍敏:奮筆書寫“三張答卷” 用心扮靚“福地蓮花”
曾衍敏:奮筆書寫“三張答卷” 用心扮靚“福地蓮花”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