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訪談|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贛州——江西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吳忠瓊做客“新華全媒訪談”
2023-01-10 15:15:1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圖集

  贛州,江西“南大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贛州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今年江西“兩會”期間,江西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吳忠瓊走進“新華全媒訪談”,與廣大網友分享交流贛州發展巨變和未來發展前景。

  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讓老區人民共用現代化建設成果 

  ↑2022年10月26日,吳忠瓊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主持人:當前,全省上下都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請吳書記結合贛州市實際工作,談一談您的學習心得體會。

  吳忠瓊:黨的二十大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歷史性盛會。贛州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更應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堅定理想、錘鍊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通過這段時間的不斷學習領悟,我有三個方面體會尤為深刻:

  首先,“兩個確立”是新時代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要始終做到“兩個維護”。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強調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我們要更加深刻認識到“兩個確立”是全黨意志、人民期盼、時代要求,我們要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奮勇前進,把贛州打造成為講黨性、講政治、講忠誠、講擔當的紅土聖地。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強國復興的必由之路,要努力推動贛州與全國同步實現現代化。贛州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要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本質要求、重大原則,著力抓好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加快建設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范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贛州。第三,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要不斷把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贛州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形成地,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老區人民共用現代化建設成果。

  搶抓機遇 感恩奮進

  走出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2022年10月17日,吳忠瓊在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埠頭鄉楓林村拓誠農業蔬菜基地調研。

  主持人:黨的十九大以來的5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5年。吳書記,這5年來,贛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發生了哪些歷史性變革?

  吳忠瓊:近年來,贛州全力踐行“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大力實施“三大戰略、八大行動”,推動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連續五年獲全省高品質發展考評先進。

  一是高品質發展邁入快車道。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保持全省前列,經濟總量連跨三千億、四千億兩個臺階,2021年達4169.4億元,在全國百強城市排位躍升至65位。形成現代家居、有色金屬、電子資訊、紡織服裝等4個千億元産業集群,預計今年規上工業營收突破5400億元、增長14%,營收超10億元企業突破百家,新增營收超50億元企業6家、上市企業4家。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稀土集團總部落戶贛州,填補了江西無大院大所直屬機構和央企總部的空白。糧食生産實現“十九連豐”,臍橙、蔬菜、油茶等農業品牌越來越響亮。文旅産業加快復蘇,三百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方特東方欲曉主題公園等成為“網紅打卡地”。

  二是完成全面小康硬任務。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114.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11個貧困縣全部退出。接續推進提高民生品質行動,成功開辦贛南科技學院、和君職業學院、江西師大附中贛江創新研究院分校,獲批建設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贛州所有縣(市、區)全覆蓋通管道天然氣,公眾安全感、公安滿意度連續四年保持全省第一,連續五屆奪得“長安杯”,老區人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三是實現城鄉面貌大變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躋身國家Ⅱ型大城市,中心城區建成6條快速路50.3公里,建成區面積突破200平方公里、人口超200萬人,城鎮化率大幅提升、達56.35%,一座現代化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昌贛高鐵、贛深高鐵、興泉鐵路等建成運營,大廣高速擴容、尋龍等高速相繼通車,華能瑞金電廠二期全面投産,信豐電廠雙機投運,梅江灌區工程開工建設,黃金機場升為國際空港,瑞金機場今年通航。中心城區PM2.5平均濃度全省最低,水質綜合指數居全省前列,城鄉人居環境有效提升,贛州的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

  四是跑出改革開放加速度。按照“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的要求,在全省率先推行“全産業鏈一鏈辦”、“市縣同權”、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改革,營商環境評價居全省前列。組建市融媒體中心、文化傳媒集團、人才集團、供銷集團,中心城區財稅體制、開發區管理、旅遊景區管理等一批長期想改而沒有改的事項取得突破。深贛對口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贛州國際陸港開通全省首列中老國際班列、贛深“融灣號”班列,累計開行中歐(亞)班列超1200列、佔全省80%以上,引進富士康等一批百億元項目,贛州正加速成為開放高地、創業之州。

  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闊步邁上現代化贛州建設新征程

  ↑2022年11月2日,吳忠瓊在贛州華卓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調研。

  主持人: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請吳書記談一談贛州市將如何謀求新發展、展現新作為?

  吳忠瓊:贛州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兩會”精神,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抓項目,加快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步伐,扎實走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長徵路。

  一是著力推動經濟加快恢復。堅持重大項目不停工、重點企業不停産、招商隊伍不停跑,加快推進長贛高鐵、瑞梅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辦好“粵企入贛”“央企援贛”“世客會”等活動,大力引進一批投資大、産出高的好項目。積極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會展經濟,拓展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旅遊市場,推動消費加快回暖。

  二是著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係。持續推進工業倍增升級,做大做強“1+5+N”産業,力爭今年規上工業營收突破6100億元。搶抓鋰電新能源、預制菜等産業風口,乘勢而上開辟新賽道。積極支援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稀土集團發展,聚焦“卡脖子”環節,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認真落實産業鏈鏈長制升級版、政企圓桌會議等制度,抓好企業梯次培育、龍頭企業倍增、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等,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支援企業發展壯大。

  三是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積極借鑒大灣區改革創新經驗,深入實施深化改革攻堅行動,推進“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産”、政務服務“一事通辦”等重點改革,進一步打響“幹就贛好”品牌。推動深贛對口合作走深走實,落實落細深圳在贛州開展“飛地經濟”試點工作,深化深贛港産城一體化合作區、贛粵邊區域産業合作示范區建設,積蓄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更大後勁。

  四是著力提高老區人民生活品質。強化困難群眾監測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加快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推動一流高校與贛州合作辦學,深化與大灣區職業(技工)院校合作。運營好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積極保障新冠病毒感染群眾用藥就醫,著力保健康、防重症。加快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中慶
載入更多
修水縣縣長劉婕:賡續紅色血脈 打造振興樣板
修水縣縣長劉婕:賡續紅色血脈 打造振興樣板
奔赴
奔赴
慢直播 | “雲賞”鄱陽湖畔候鳥蹁躚
慢直播 | “雲賞”鄱陽湖畔候鳥蹁躚
新華全媒+|鄱陽湖畔的“候鳥樂園”
新華全媒+|鄱陽湖畔的“候鳥樂園”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