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婺源位于江西省東北部,與皖浙兩省交界,土地面積2967平方公里,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這裏四季皆景,其秋色更是詩意夢幻,韻味無窮。
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探索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拍攝了“最美婺源VR村鏡”,真實生動地講述了鄉村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生産生活,為在外遊子“撫鄉愁,解相思”,並通過與“裕農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建行生活”等服務渠道對接,實現了田間地頭與萬家燈火的連結。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在中國最美鄉村進行一次“自由行”,一探建設銀行在婺源的發展故事。

第一站丨篁嶺


在擁有600多年歷史的篁嶺古村,群山環抱,房屋鱗次櫛比,梯田層層疊疊,豐收的玉米、南瓜、辣椒把層疊錯落的白墻灰瓦裝點成一個巨大的調色盤,絢麗多彩,欣欣向榮。


在短短的500米篁嶺花溪天街,聚集著出售各類手工藝品、特色美食的商鋪,前店後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將婺源的“一半仙氣”與“一半煙火氣”結合在一起。
近年來,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積極響應文化振興、産業振興,以涉農信貸業務、綜合金融服務全面支援篁嶺景區開發維護,扶持特色商戶經營,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廣闊舞臺,實現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截至10月末,江西上饒婺源支行累計為婺源當地提供涉農貸款超2.5億元。
第二站丨蕭江宗祠

婺源歷史遺跡遍布鄉野,有中國傳統村落28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8個、古建築4100余幢,是名副其實的徽派建築大觀園。
它們經歷了百年滄桑與時代更疊,在近年來婺源縣古建築保護與修繕工程中重煥光彩。莊嚴的雕刻、蒼勁的棟梁與肅穆的結構,無不承載著婺源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蕭江宗祠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以其“建築規模宏大、佔地面積廣,雕刻精美,建築材料考究為國內所罕見”而聞名。
第三站丨婺源縣李坑村 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


近年來,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積極響應實現鄉村振興的號召,精準聚焦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痛點,利用金融科技優勢,搭建“金融服務+智慧鄉村+便民服務+電子商務”的“裕農通”綜合服務平臺,解民憂、紓民困。目前婺源縣全縣共有裕農通服務點169個,其中與村委共建服務點135戶,民生交易筆數31882筆。
同時,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通過布設“裕農通物聯感知設備”,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不安裝攝像頭、不侵入服務點隱私的安全前提下,做到服務點風險監控與運營質效管理,為鄉村金融業務穩健、高效運作保駕護航。

第四站丨婺源綠茶

婺源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所環抱,“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是其地理環境的真實寫照。婺源地勢高峻,峰巒聳立,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最適宜栽培茶樹。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造就了婺源綠茶的高品質與獨特性。
婺源茶産業早已成為婺源的一大特色産業,更成為了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大支柱産業。截至2022年10月,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累計為婺源綠茶産業農戶投放信貸1200余萬元,並通過“裕農優品”電商平臺助力綠茶銷售,消費幫扶促産銷,全力支援綠茶産業發展。
第五站丨厚塘民宿

婺源深入推進“旅遊+”戰略,豐富旅遊産品業態,真正形成相對集中、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旅遊集群。婺源民宿産業遍地開花,全縣精品民宿發展到800余家。
婺源很多民宿都是在婺源徽派古建築的基礎上修繕運營的。古樸的木質結構、精美的茶器、優雅的墨寶,無不彰顯著婺源本身的文化積淀與建設者的美學素養。
將文化傳承與商業運營結合,婺源的民宿為鄉村振興與文化振興提供了一個最佳實踐。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以金融活水助力當地特色民宿産業發展,通過“建行生活”為優質民宿推廣提供平臺支援,鄉村振興的路上處處都有建設銀行的身影。
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將繼續以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使命與社會各界,“廣度”布局、“強度”攻堅、“溫度”關懷、“密度”關結、“跨度”融合、“深度”服務,根植鄉村,服務農民,書寫金融“本色”硬核助力鄉村振興的壯美詩篇。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