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公里”的善治密碼
2022-11-21 09:07:17 來源: 江西日報
關注新華網
圖集

  原標題:“最後一公里”的善治密碼

  ——南昌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探索與實踐

  一直以來,城市化的“陌生人社會”現象讓基層治理難以形成合力。作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南昌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的有效路徑。今年以來,該市構建了市級層面以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組織部部長、政法委書記和相關副市長為副組長,縣級層面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格局,制訂了“1+7”政策體系,推動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如今,在社區,黨組織強起來了,面貌煥然一新——群眾有場所議事,幹部有心氣幹事,居民自發參與社區的大小事……社區治理的“紅色密碼”,打開了基層善治的綠色通道。

  “滿盤沙”變“一盤棋”,黨建引領,培根鑄魂,讓隊伍強起來

  青山湖區京東鎮京九社區原為南昌鐵路局職工福利房小區,2016年移交屬地管理後,由於缺乏歸屬感,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經常出現“幹部幹、群眾看”的尷尬局面。

  72歲的老黨員蘇友堂對此深有感觸。他説:“現在社區建成了功能齊全的黨群服務綜合體,許多便民事項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我不僅把黨組織關係從單位轉到了社區,還開始熱心社區公共事務,積極建言獻策。”社區治理工作千頭萬緒,群眾需求各不相同。為了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和服務力,南昌市以社區網格為單位組建了一支6萬餘人的“洪城紅管家”隊伍,推動黨員進網格、進樓棟(庭院)服務居民、參與治理,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基層治理格局。疫情防控期間,面對社區人手不足的情況,全市黨員幹部主動下沉一線,協助開展工作,設置黨員先鋒崗4643個,劃定黨員責任區4075個,成立黨員突擊隊2901支,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為配強基層治理隊伍,今年,該市首次在市級層面選聘了1006名大學生基層專幹,由縣區新招錄了1234名社區工作者充實到社區中,讓隊伍強起來、服務優起來、治理實起來。

  “千條線”變“一張網”,改革攻堅,提升效能,讓治理活起來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街道社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如何穿好針、引好線,考驗着基層治理的智慧。

  新建區長堎街道北林社區住宅六成以上為居民自建房,許多樓房無門牌號或編號混亂,且出租戶較多,管理難度大。今年5月,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社區實施圍合管理後,網格(圍合)區域成立黨組織,黨員示範引領,房東爭當樓棟長,主動報備人員流動信息,社區管理更加規範有序。

  為解決社區布局結構不優導致的基層治理難題,南昌市聚焦體制機制問題改革攻堅,撤並了部分街道鄉鎮,調整了部分相鄰社區的管轄範圍和規模。

  北林社區是受益者之一。在“瘦身”之前,該社區是一個擁有3554戶9400多人的開放式超大社區,而社區幹部只有8人,治理力量嚴重不足。社區規模減半後,還匹配了專職社區工作者,黨員幹部有更多精力訪民情辦實事。前不久,通過一次板凳庭院會,悅林小區居民反映的電動車充電難、汽車亂停放、晾衣不方便等訴求全部得到解決,黨群關係更加融洽。

  為了破解街道社區“小馬拉大車”問題,南昌市還賦予街道人事考核權和徵得同意權等5項權力,建立社區工作准入制度,並提高社區工作和服務群眾經費,每年平均達33萬元……通過將經費、人員、政策資源向基層傾斜,為基層賦權、減負、增能,讓基層治理活起來。

  “獨角戲”變“大合唱”,凝聚合力,強化服務,把民心聚起來

  去年12月,青雲譜區在南昌市率先成立快遞企業聯合黨支部,組建“青蜂俠”黨建聯盟,一個個“青蜂俠”在走街串巷送快遞的同時,變身流動網格員,收集民情民意、監督文明創建、排查風險隱患,成為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

  據了解,為凝聚多方合力,南昌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快遞行業黨委、市交通運輸行業綜合黨委,分行業推進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送餐員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組織新就業群體到社區報到3250人,參與基層治理5300人,使他們成為基層治理的流動“哨兵”、移動“探頭”。

  青雲譜區岱山街道梨園南社區老舊小區改造期間,因前期沒有掌握居民對加裝電梯的態度意願,工作一直無法開展。後來,一名快遞小哥每天利用入戶送快遞的機會,細緻收集居民意見訴求,小區加裝電梯工作順利推進。

  為破解疫情防控醫護人員、志願者等力量緊缺難題,南昌市組建了“洪城紅”應急隊,招募隊員1.2萬名,設立黨員示範崗,組建黨員先鋒隊。截至今年10月底,“洪城紅”應急隊已出動隊員13.4萬餘人次,完成5200萬餘人次核酸檢測採樣任務。

  在英雄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已成共識。

  南昌高新區溪湖北社區以黨員為骨幹組建義剪服務隊、愛心調解團等8支志願者隊伍,社區服務更精細、更暖心;東湖區光明社區把支部建在群眾團體上,黨員帶頭參與社區事務和志願服務,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黨旗之下,多方力量的參與,讓“獨角戲”變“大合唱”,黨心民心更加凝聚,治理效能加速釋放,基層社會活力迸發。(記者 鐘珊珊)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中慶
加載更多
冬候鳥抵達鄱陽湖
冬候鳥抵達鄱陽湖
千年藥鄉 雲端藥博——2022浙江省中藥材博覽會
千年藥鄉 雲端藥博——2022浙江省中藥材博覽會
我們是中國記者!
我們是中國記者!
【新華訪談】梅亦:做優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訪談】梅亦:做優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4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