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新華網
圖集
在撫州宜黃縣鳳岡鎮馬停橋村的江西櫻樂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基地裏,工作人員正在對整齊排列的櫻桃樹苗木進行修剪整理。“現在正是種植櫻桃苗木的時候,這個時間點栽培的成活率最高了!”該公司負責人廖娟萍小心翼翼地捧著嫩綠的櫻桃樹芽説道。

該公司是撫州宜黃縣農業部門招商引資企業,以櫻桃種植為主,同時也是研發北果南移多品種果樹的種植基地。公司專門設立了培訓中心,向當地農民推廣育苗技術,為創業增收搭建平臺。不久前,公司希望進一步擴大果樹種植規模,以示范促發展,吸引更多農民參與種植,推動特色産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然而,資金壓力讓站在“十字路口”的廖娟萍犯了難。“聽説建設銀行有助農的普惠貸款,于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提供了一些申請材料,沒過多久,客戶經理就通知我審批下來了100萬元。” 廖娟萍對建行的“助農”服務讚不絕口,表示這次種植基地的擴建,多虧了建行伸出的“援助之手”。
正是這次嘗試,廖娟萍如願以償。新引進的櫻桃苗得以及時栽種,種植基地的擴建計劃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農村特色種植既充實了農民的“錢袋子”,也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近年來,建行撫州市分行始終緊密圍繞當地政府鄉村振興産業發展政策,主動下沉金融服務重心,加大對特色農業産業的信貸支援,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本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