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將變成怎樣的“海綿城市”?未來三年目標確定了!
2022-07-23 09:17:54 來源: 大江網
關注新華網
關注頭條江西
圖集

  “這裡是透水混凝土自行車道,公園的路用的是陶瓷透水鋪裝,我們還做了一個初級雨水凈化系統。”在南昌九龍湖公園代建項目經理陳一亮介紹下,公園的一個個海綿元素呈現在記者眼前,很難想象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之地。

  “使用透水鋪裝,在下雨的時候可以快速吸水,多餘的部分通過凈化後流進九龍湖,既解決了道路積水問題,也滿足了公園內植物生長的需要,還補給了湖,一舉多得。”陳一亮告訴記者,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在南昌九龍湖公園體現得淋漓盡致,但這僅是南昌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日前,南昌市榮獲“十四五”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從此,南昌市又多了一張城市新名片——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那麼,什麼是海綿城市、該怎麼建,未來,南昌將會變成怎樣的“海綿城市”呢?

  九龍湖公園透水混凝土自行車道(本文圖片均由採訪對象提供)

  九龍湖公園引進初期雨水凈化系統

  關鍵詞:何為海綿城市

  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採用“源頭處理,分散集中”的方法,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從而優化城市排水系統。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水質凈化系統……在南昌,不少新建、改建公園、濕地,以及公建項目,海綿城市理念得到了有效應用。其中,不得不提,被稱為“會呼吸”的海綿城市生態濕地公園——魚尾洲公園。南昌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園林景觀及環境科工作人員楊毅&&,魚尾洲公園之所以稱為“海綿”公園,主要是它具有調蓄、生態系統修復、水質凈化等功能,海綿城市六字方針“滲、滯、蓄、凈、用、排”在魚尾洲公園都有應用。曾經還只是一片荒廢的魚塘和粉煤灰堆棄棕地,如今已是市民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綠地、濕地是最好的海綿

  “綠地、濕地是最好的海綿體。”據楊毅介紹,魚尾洲濕地公園,在地形整理中,盡量維持土方平衡,因地制宜,因勢造景進行人工築島,同時打造了水下森林和水上森林,水下森林主要由改良型苦草、水生動物,浮游生物構建,水上森林則有池杉、水生植物、灘塗地,保持了生態基底,是鳥類棲息覓食地,加強了生物多樣性的治理和保護。

  通過大片濕地、綠地等天然海綿及碎石路、透水瀝青路、透水混凝土路,綠地滲水溝,構建了雨洪蓄滯系統,主要面向城市中小雨量,達到緩解城市內澇的作用;而艾溪湖水(四類)通過艾溪湖北路的過路涵管引入魚尾洲公園,經過沉澱區、植物凈化區、深淺凈化塘區、穩定區四個區域進行強力凈化,水質能提至三類,最終通過明山一渠排入贛江。

  魚尾洲公園施工前原狀(2018年7月 攝)

  魚尾洲公園鳥瞰圖

  關鍵詞:如何建設

  注重頂層設計、精細化運作,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建設之中

  採訪中,記者深感,無論是九龍湖公園還是魚尾洲公園,在開發建設中的核心都是“低影響開發”。楊毅稱,魚尾洲公園在地形整理中,在地形整理中,盡量維持土方平衡,因地制宜,因勢造景進行人工築島。從整體來看,海綿城市以低影響開發為核心指導思想,以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為原則,通過灰色與綠色基礎設施相結合,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南昌市海綿辦涂主任看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應統籌城市建築小區、道路廣場、園林綠地、給排水、河湖水系等各方關係與影響,在城市建設與管理全方位持續精細化運行,保障建設功能的發揮與各類設施有效運行。要在地塊開發建設之初就加強頂層設計、高標準規劃,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建設之中。

  規定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包括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建設內容

  記者梳理髮現,這方面,南昌有清晰的方向。《南昌市建設項目附屬綠地海綿城市建設指南》就明確規定,對南昌市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規劃和設計應包括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建設的內容。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對城市綠地中雨水進行合理收集、凈化、存蓄,用於綠化灌溉或設施用水。雨水進入收集、存蓄設施之前應經過過濾等設施。要求除消防車行道、車行主環路、坡度技大地段的遊覽路等必要道路外,其餘遊覽路盡量採用透水鋪裝,透水鋪裝率應達到70%以上。

  “大雨不內澇,小雨不濕鞋”“出門見綠、移步見景、小行見園”。在“建設海綿城市”的大考上,近幾年南昌成績亮眼。2016年,南昌成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共統籌150.95億元資金用於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工作,從城市防洪排澇、河湖水系整治、污水提質增效等多方面著手,在市域層面構建了“一鄱三脈,百湖千塘,河湖互濟,濕地廣布”的生態水網格局,補齊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城市更新。截至2021年底,累計完成238項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海綿城市達標面積96.48平方公里,位居江西第一。

  南昌建設了眾多“郵票綠地”,圖為新建區廣麥路遊園

  關鍵詞:定了什麼目標

  新城、老城區別對待,分類推進示範項目建設

  “包括內澇治理短板突出;城區內水體水質存在污染;污水集中收集率低,提質增效進展較慢;藍綠空間未有效融合,公園綠地供給不足。”涂主任&&,南昌海綿城市建設任重道遠,依然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

  據悉,按照“因地制宜、灰綠結合、綠色優先”原則,下一步南昌將分類推進示範項目建設。新城區強化目標導向,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老城區突出問題導向,針對老舊小區設施有短板、綠地布局不均衡等問題,發揮南昌城市更新試點優勢,採用“海綿+”模式,系統融入海綿城市建設。

  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日前,南昌成功入選“十四五”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是江西省本批次唯一入選城市,3年建設示範期內將獲10億元中央財政定額補助。資金的強勁注入,將為南昌建設海綿城市提供最為有力的動能。

  據悉,通過三年的示範期,南昌市將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圍繞濱湖“水都”、生態“綠谷”、美麗“藍帶”,把南昌打造成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典範,形成一套可推廣、可複製的“南昌樣板”。至示範期末,南昌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城市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內澇防治標準達到50年一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徹底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等目標。通過示範期建設,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實現公眾對海綿城市建設滿意度達到100%。(記者王琴紅、實習生敖雨欣、江茹昕)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子蘭
加載更多
“無人收割機”助力夏糧收割
“無人收割機”助力夏糧收割
“童心港灣”關愛留守兒童
“童心港灣”關愛留守兒童
夏日工地裏的母子團聚
夏日工地裏的母子團聚
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第二十四場
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第二十四場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22041128856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