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6/ 21 15:11:28
來源:新華網

贛事新説|贛南百姓告別“雨季恐懼”

字體:

    當前正值雨季,上周贛南多地發生洪澇,我們的記者也在一線採訪報道。洪澇,是贛南地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翻閱新華社2012年之前對贛南洪災的報道,不時能看到“房屋倒塌萬余間、五千余間”這樣的字眼。所以每逢雨季,贛南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百姓便擔驚受怕。有時,連夜的降雨即使沒有形成洪水,卻也足以毀壞他們居住多年的土坯房。然而,贛南近年來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成功地讓數百萬贛南百姓告別“雨季恐懼”。

    贛州市興國縣埠頭鄉農民胡世瑞對這個話題最有發言權,1985年至2011年,他曾四次建房四次倒塌,一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膽,生怕房子塌下來。土坯房最怕雨,胡世瑞家塌房最嚴重的一回發生在1985年。那年春夏之交的一個雨夜,胡世瑞和家人還在熟睡,一面墻突然倒了下來,家裏四張床被打壞了三張,最小的女兒被埋在墻下。

    在鄰居們的幫助下,胡世瑞的小女兒被搶救出來,幸運的是,小女兒只是受了些外傷。只是家裏所有的糧食都被壓在了廢墟裏面,一家人靠著親友的接濟挨過了大半年。

    胡世瑞的經歷,是贛南農村群眾安居難的一個縮影。由于多種原因,贛南社會經濟發展滯後,直到10年前,還有三分之一的贛南人住在像胡世瑞家這樣的危舊土坯房裏。雨季尤其是洪水一旦到來,後果不堪設想。從新華社2009年的一篇報道中,我們對此有更加直觀的了解。當年7月2日至4日16時,贛州市7個縣(市)84個鄉(鎮)受洪災,倒塌房屋13959間。當地幹部説,那時倒塌的房屋多數都是土坯房。

    對于胡世瑞們來説,住上安全的新房是他們的“第一等願望”。轉機出現在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幹意見》出臺,贛州迎來跨越式的發展機遇。

    面對中央前所未有的扶持力度,贛州將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辦,讓近300萬人住上了美觀堅固的新房。胡世瑞在得到政府多種補貼和貸款優惠後,花了約10萬元蓋起了兩層別墅式的新樓房,告別了一下雨就擔心房子倒塌的日子。

    數字雖枯燥,卻最能説明問題。從2015年贛州完成土坯房改造至今,贛南多次遭遇和2009年時相似規模,甚至是超歷史的暴雨洪水,但倒塌房屋大為減少,更沒有出現過倒塌房屋超萬間的災情。

    雖然目前還處在雨季汛期,但贛南的很多幹部群眾再也不像過去那樣恐懼。告別土坯房住上安居房,是贛南人走向新生活的起點。十年來,贛南發生了許多巨變,但最大的變化還是人民有了更多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曾經幹部群眾“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到”的事兒,如今正一樁樁、一件件地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利。

    策劃:沈錫權

    監制:李興文

    統籌:胡錦武、劉彬

    撰稿:賴星

    出鏡:劉彬

    攝制:肖模浩、梁楚煙

    海報:肖模浩

    鳴謝:贛州興國縣融媒體中心

    制作:新華社江西分社星火工作室

    出品:新華社江西分社   

【糾錯】 【責任編輯:胡建強 】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6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