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省進賢縣因“進賢”之事引發熱議——當地承諾有財政保障的人才引進補貼,卻被以“財政緊張”為由拖欠近2年。
記者調查發現,在2020年9月和2021年3月,進賢縣曾分別招錄7名和18名碩士研究生進入縣城4所中學任教。但招聘公告中提出的“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為期3年的生活補貼”,卻遲遲沒有兌現。多位教師從反覆咨詢提議到多次投訴建議,但直到今年4月21日,進賢縣教體局才一次性補發了25人共計39.2萬元補貼,並承諾從5月份開始按月發放。
此事暴露出進賢縣政府部門對待人才工作缺誠信、“慢作為”。一段時間以來,針對基層人才緊缺情況,各地出臺了不少人才優惠政策,這是重視人才的表現。但與此同時,“兌現難”的現象也屢屢發生。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良好的引才環境不可能建立在失效的政務生態中。對基層政府來説,引才政策不能只在會上説説、紙上寫寫,關鍵是要看落實。在推出引才政策時,要依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不可許下不想兌現或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
人才是決定一個地方發展的關鍵資源,招才引智不僅要在政策上優先重視,更要在行動上見速度、有溫度,讓愛才惜才的誠意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
策劃:沈錫權
監制:李興文
統籌:劉 彬
撰稿:黃浩然
攝像:郭傑文
海報:肖模浩
編輯:李宗胤
制作:新華社江西分社星火工作室
出品:新華社江西分社、新華社音視頻部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亞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