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當好城東百姓健康守護者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醫院三周年發展紀實
2年內,從圖紙到運行,一家城東三級醫院拔地而起。
3年來,得到廣大患者高度認可,日門診量由不到100人次增長到高峰時期近2000人次,手術量、住院量增長5倍,業務量年複合增長45%以上……這些都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醫院3年來的發展軌跡。
一家“創業”醫院初具雛形
2017年,南昌市高新區管委會和南大一附院簽署共建協議,共同組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醫院(下稱“高新醫院”),一張藍圖在艾溪湖畔徐徐展開。
時間緊,任務重,為加快建設進度,南大一附院各職能部門和醫學專家,不計個人得失,勵精圖治;設備採購小組不分晝夜,連續奮戰20余天,於開業前完成了1700余&設備採購;對標南大一附院高標準,自主招聘108名職工;院長、主任們化身“裝修達人”,一邊在東湖院區完成醫療任務,一邊跑工地、搞設計……
終於,2019年5月28日,高新醫院門急診如期開放。2019年,醫院完成18個臨床醫技科室建設,2000余&醫療設備、600余類急需物資採購,48個信息化模塊建設,10余項醫療業務報批驗收,實現省、市醫保直接結算等。3年來,不少省內外同行慕名前來取經,在了解高新醫院建設過程後,大家不禁讚嘆:“2年內,從籌建到開放運行得這麼好,在省內外少見。”
“一院三區”共享優質資源
2021年4月29日起,高新醫院成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院三區”核心院區之一。同年6月,南大一附院領導帶隊20余位科主任赴高新醫院召開學科及人力資源規劃推進會,高新醫院臨床及醫技科室全部由總院對應科室垂直管理,助推了高新醫院與總院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一院三區”模式下,除增派常駐專家外,更多的專家來到高新醫院開設門診和專家手術日,帶來更多優質資源,實現高新醫院和南大一附院同質化管理。半年內,高新醫院實現住院病區全面開放。新一批專家的增派讓高新醫院在醫療技術上“多點開花”,整體醫療水平再上一個&階,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用技術和服務贏得患者認可
“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員工為核心,是我們一直秉承的發展理念。”高新醫院執行院長邱峰説。
為更好地服務患者,高新醫院不斷提升技術水平,開展了女性難治性尿頻、腹腔鏡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原位回腸新膀胱術、腫瘤磁導航引導技術、起搏器植入術、冠脈CTO介入術等省內領先的新技術。此外,開展“質量服務月”“流動紅旗”“橙心助老”“小艾幫您辦”禮儀培訓、管理培訓等多項活動,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
每年職工培訓多達300余次,不斷創新管理制度,遵循崗位與績效相匹配原則進行績效改革,績效管理方案幾經修訂……經過了3年努力,該院人力資源整體素質迎來了質的飛躍。2021年高新醫院收穫患者錦旗300余面,以過硬的醫療技術和貼心的服務,贏得了患者認可。
抗擊疫情使命擔當在肩
在高新醫院3年的發展歷程中,繞不開一個話題——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作為南昌城東唯一一家三級綜合醫院,肩負社會擔當,承擔着屬地職責,防疫救治任務十分艱巨。一個月,高新醫院共接診5000余名發熱患者,排雷式精準篩查出數十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無一例漏診誤診,無一例院內感染。
2022年,當南昌再次突發新冠疫情,該院派出的核酸採樣隊,奔赴各個封控區、管控區、隔離點、高速卡口、境外航班入境點,歷經34天走遍南昌市各縣區,採樣111萬餘人次,合計院內採樣點,總採樣人數達300余萬人。不僅如此,高新醫院還主動承擔起高新區新冠疫苗接種任務,開展多樣化疫苗接種服務,2021年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00萬餘劑次。
3年,高新醫院走出了一條高速發展之路,説起高新醫院的發展願景,邱峰堅定地説:“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家有專科特色的、省內知名的‘城東的一附院’。”(胡翔翔 程建菲)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