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江西省“十四五”衞生健康發展規劃》《江西省“十四五”醫療衞生服務體系規劃》近日&&,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兩個規劃描繪健康江西藍圖
人均預期壽命將從2020年的77.2歲提高到78.6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5%,國家衞生城市覆蓋率超過80%,個人衞生支出佔衞生總費用的比重控制在27%左右……近日,《江西省“十四五”衞生健康發展規劃》《江西省“十四五”醫療衞生服務體系規劃》出爐,讓公眾再度關注健康江西建設。
“兩個《規劃》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並與《‘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保持銜接。”省衛健委一級巡視員曾傳美&&,衞生健康發展規劃側重衞生健康重大政策謀劃和重大項目布局,要解決的是如何“用規劃引領發展、用規劃引導投資”的問題;而醫療衞生服務體系規劃主要是明確各級政府舉辦醫療衞生機構“辦什麼、辦在哪、辦多少、辦多大”等資源配置問題。
完善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提高應對重大疫情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們,建立完善的公共衞生中心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間我省怎麼做?
曾傳美介紹,我省將布局構建“2+5+N”的省市縣三級公共衞生臨床中心。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設置江西省重大公共衞生事件醫學中心,在省胸科醫院設置江西省公共衞生臨床中心;在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等5大區域,依託綜合性醫院設置設區市級公共衞生臨床中心;在其他有需求的市縣建設若干個區域公共衞生臨床中心。
完善省市縣鄉四級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全面提高應對重大疫情的醫療救治能力。依託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建設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支持省級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感染性疾病樓,支持11個設區市新建或改擴建傳染病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傳染病專區。
對於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風景名勝區、新區等非獨立建制區,設置疾病預防重大傳染病救治方面控制中心。
擴容一批新院區,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是推動化解醫療資源不均衡、醫療服務供給差異較大等難題的重要內容,是緩解老百姓“看病難”問題的重要舉措。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處長朱世鳴介紹,“十四五”期間,我省在衞生健康領域將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作為重點項目推進——
推進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高新院區、省第三人民醫院(省胸科醫院)望城院區、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紅谷灘新院區、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九龍湖分院、省人民醫院紅谷灘院區二期、省婦幼保健院紅谷灘院區二期開工建設以及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改擴建;推進省人民醫院老年醫院建設。
在設區市區域內,每100萬至200萬常住人口設置1至2個市辦綜合醫院,爭取達到三甲水平,服務半徑一般約為50公里。在縣域內,依據常住人口數,原則上設置1個縣辦綜合醫院、1個縣辦中醫類醫院、1個縣辦婦幼保健院。
以呼吸、神經、兒科、中醫等學科為核心,創建一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依託省級和設區市級醫療機構,分片區遴選建設一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全省優質醫療資源有序下沉,實現大病不出省。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鼓勵省內符合條件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
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已有3家醫療機構申報成立老年醫院,210家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通過合併或單獨設置的方式開設了老年醫學科,42家醫療衞生機構延伸開展了養老服務,初步構建了覆蓋全省養老機構及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醫養結合簽約服務。
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肖守淵介紹,“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重點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加大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等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力度,省本級和11個設區市本級都將建有至少1家老年醫院。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病房建設,推動設置老年、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床位,100個縣(市、區)都要開設有安寧療護病區(病床)。
今後,我省將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監測和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提供醫養康養相結合服務,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綜合性醫院、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普遍建成老年友善醫療衞生機構。
打造中醫藥全産業鏈和江西品牌
“我們要着力在醫療服務上補短板、強弱項、增供給,在産業發展和科研創新等方面揚優勢、建高地、顯特色。”省中醫藥管理局産業促進處處長劉希偉&&,“十四五”時期,我省將圍繞中醫藥強省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産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省市縣優質中醫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打造名院、名科、名醫、名藥;推進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共建國家級中醫醫學分中心或區域醫療中心、中醫優勢特色鮮明的中醫醫院,建設一批基層示範中醫館;強化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專科醫院中西醫協同發展,重點建設1至2家“旗艦”醫院、一批“旗艦”科室。
在産業上,新建100萬畝道地藥材良種繁育、野生和倣野生基地及生産基地,形成贛中道地藥材、贛東特色藥材、環鄱陽湖藥食同源藥材等優勢産區;建設定制藥園50個;推進樟樹“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南城“建昌幫”中醫藥振興發展等項目,支持中醫藥龍頭骨幹企業聯大引強、並購重組,做大産業鏈。
在品牌上,打造“中國中醫看江西”品牌,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強化中醫藥預防疾病的獨特作用。推動醫療健康與養老養生、文化旅游、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産業的融合發展。支持中醫藥産業、事業、文化融合發展。(記者 鐘秋蘭)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