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手拉手” 師生“心連心” 江西創新路徑推進思政教學改革
2021-11-04 17:36: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關注頭條江西
圖集

  新華網南昌11月4日電(王凱豐)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怎樣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如何真正找到問題,解答學生思想困惑?

  2020年初,江西省創新路徑,選擇8所高校牽頭,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兩門課程為試點,通過挖掘問題、構建專題、組建團隊跨校授課等方式,積極推進高校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試點改革一年多來,學生對思政課教師滿意度同比增加15.7%,對思政課的滿意度同比增加11.7%。”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魏建克介紹,通過高校“手拉手”,師生在問題探究和解答中形成同頻共振,高校思政育人共同體正逐步形成。

  問題變專題 打造思政教學“問題鏈”

  “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何以必要?”……近日,在南昌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賓新以學生困惑的問題為課程主題,沿著答疑解惑的認知路徑展開教學,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歡迎。

  “思政課要上得好,關鍵在于要了解學生想知道什麼。”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葉仁蓀介紹,為了給年輕人上好思政課,江西立足教材調研問題,走近學生生活,圍繞教學難點重點、學生關注點困惑點、社會焦點熱點、時代發展面臨的挑戰等方面,整理出380多條“問題清單”,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問題鏈”。

  圍繞“問題鏈”,江西高校思政教師以教材為綱,結合大學生們“想聽”“要聽”的問題,開展集中討論、分析提煉,從問題入手,變問題為專題,通過將一個個學生們困惑的問題鏈條化,層層遞進,進而深化課堂講授,讓師生共同享有話語權,教師真正成為學生解惑的“關鍵人”。

  “迎合”到“贏得” 讓思政融入社會“大課堂”

  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如何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江西高校堅持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融合推進,努力打造沒有圍墻的思政課。

  創新“雲上游、線下走”方式,上百萬學生線上雲遊、數字展館訪問量超7100萬人次……近年來,江西省在全省高校組織開展“紅色走讀”活動,把課堂搬到歷史發生現場,青年學生成為主角、主創,上百所高校千余支團隊利用假期周末實地走讀,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百年大黨奮鬥故事。

  5萬多名大學生深入全省33個基層陣地資源整合試點縣開展志願服務、社會調查;1086名思政課教師深入一線,挖掘出465個實踐典型案例,打造了191堂精品微課……“迎合”是手段,“贏得”是目的,從立足課堂到超越課堂,江西通過課堂思政和社會實踐的有效融合,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為、領悟知識真諦、實現全面發展。

  獨唱變合唱 構建思政育人共同體

  “如何理解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怎樣認識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10月16日,一場“頭腦風暴”在江西師范大學展開。20多名來自江西不同高校的骨幹思政教師齊聚一堂,圍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展開討論,共同研究打磨課程專題。

  為提升思政育人實效,江西創新舉措打破各高校間行政壁壘,以片區為單位,圍繞贛北、贛東北、贛西、贛南四大區域的高校分布情況、師資水準、擅長領域等,跨校組建若幹個教學團隊,分專題開展跨校授課。此外,還建立了對口幫扶民辦和高職院校工作機制,通過“到府送教”共用思政教研成果和優秀師資,促進思政課教學水準的整體提升。

  “跨校集體備課會上的思維碰撞,讓我對問題式專題化教學的理論體係和內容邏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聚焦核心問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的興趣較高,參與互動也更加積極。”多次參加集體備課活動下來,東華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周成莉感觸頗深。

  “開展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是江西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具體實踐。”葉仁蓀表示,下一步,江西將繼續深化改革,將省內高校劃分為15個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共同體,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模式,真正打造讓大學生喜歡的思政“金課”。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曉震
載入更多
江西本輪新冠肺炎疫情首名治愈患者出院
江西本輪新冠肺炎疫情首名治愈患者出院
【顯影中國】農民發明家的菌菇夢
【顯影中國】農民發明家的菌菇夢
南昌:娃娃接種疫苗
南昌:娃娃接種疫苗
新華全媒+ | “00後”戰疫天使的日與夜
新華全媒+ | “00後”戰疫天使的日與夜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3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