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試點“長護險” 惠及2.2萬餘名老人
2021-10-14 09:08:22 來源: 江西日報
關注新華網
關注頭條江西
圖集

原標題: 

“長護險”讓養老更有保障

上饒市試點5年,惠及2.2萬餘名老人

    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是專門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的重度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一種社會保險。上饒市是全國首批15個“長護險”試點城市之一,2017年1月啟動至今,已有22509名老人享受了“長護險”,為當地老人“老有所護”提供了制度保障。

    先行先試:5年探索惠及2.2萬餘名老人

    10月11日9時許,家住上饒市信州區江光小區的王平津,在妻子雷春蓮的護理下,在電動鍛煉腳踏車上進行肢體康復運動。

    今年63歲的王平津,因中風導致半身不遂。為了治病,雷春蓮帶着王平津四處尋醫問藥,花掉了幾十萬元。因為手頭缺錢,雷春蓮買不起康復設備,只能自學一些簡單的護理方法,每天為丈夫捶背、翻身、按摩。

    2017年1月,上饒市啟動試點“長護險”。2018年7月,王平津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扶下,申請“長護險”待遇,並通過了評估、公示。當年8月,王平津獲得享受“長護險”的資格。

    “個人一年只需繳50元保險費,一年就可以得到近6000元的護理費。”雷春蓮説,這筆錢對她家而言是雪中送炭。當地醫保部門和保險公司還為她丈夫送來了輪椅、電動腳踏車等康復設備,現在丈夫的病情,在她的精心護理下有了明顯好轉。

    上饒市醫療保障服務中心二級調研員鄭壽慶告訴記者,在上饒市,類似王平津這樣的失能老人不在少數。老年人一旦失能,需要有人長期照顧,而獲得社會化護理的成本就成為老年人最大的經濟負擔,新設立的“長護險”既可以解決經濟負擔,又可以讓老人“老有所護”。目前,上饒市“長護險”的待遇享受方式有三種:一是居家自主護理,每人每月補貼現金450元;二是由護理機構提供居家上門服務,每人每月補貼現金900元;三是機構內護理,每人每月補貼現金1200元。上饒市先行先試“長護險”,5年來進行了積極探索,從資金籌集、基金管理,到老人失能等級鑒定、護理項目、服務標準以及保險機構准入和質量評價等,一系列“長護險”制度體系已經建立。目前,全市已有2.2萬餘名老人享受了“長護險”。

    “擴圍提質”:讓“長護險”造福更多老人

    “爺爺,吃飯了。” 10月11日11時30分,在上饒市信州區西市街道一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護理員周雙英正在給80歲的老人姜以恭喂飯。

    姜以恭的老伴饒香梅告訴記者,丈夫患有腦梗,屬於重度失能人員,自己也有74歲了,加上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實在沒有能力照顧丈夫。養老機構的護理員給丈夫洗澡、喂飯、翻身等,尤其是丈夫享受了“長護險”,每年可報銷護理費1.44萬元,大大減輕了家裏的護理和經濟上的負擔。

    據了解,雖然國家層面的“擴圍”方案還沒有&&,但上饒市的“長護險”探索一直在穩步推進,並自我“加碼”。上饒市在將700萬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全部納入“長護險”試點範圍之後,今年5月1日起,將已參加上饒市“長護險”,因傷殘導致中度失能人員以及60周歲以上的中度失能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在“擴圍”的基礎上,上饒市同時進行“提質”,讓“長護險”造福更多老人。如全面推動輔具適配等服務,進一步改善失能老人護理現狀,減輕家庭護理強度,提高失能老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鄭壽慶告訴記者,通過上饒市的實踐與探索來看,一個規模可觀、覆蓋範圍廣、産業鏈長且在不斷壯大的護理服務産業正在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定點護理服務機構73家,提供服務床位6405張,護理服務人員2752名,定點評估機構23家,輔具適配服務定點機構3家,産業投資規模達10.88億元,帶動2萬餘人就業。(記者 洪懷峰)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戴艷
加載更多
聽!雲南的生命之聲
聽!雲南的生命之聲
“千年鳥道”上的“護鳥兄弟”
“千年鳥道”上的“護鳥兄弟”
50萬公里郵路 連接深山的幸福
50萬公里郵路 連接深山的幸福
來吧,這是你的舞&——新華社江西分社校招啟動
來吧,這是你的舞&——新華社江西分社校招啟動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2203112795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