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音樂響起”——奏響鄉村振興奮進的旋律
2021-10-12 15:49: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關注頭條江西
圖集

  10月10日,在江西都昌縣蔡嶺鎮中心小學,一陣陣悠揚的歌聲從教室裏飄出。這得益於江西省民建同心扶貧基金會發起的“音樂響起”鄉村音樂教室項目。2018年以來,民建江西省委已為江西捐贈近160所“音樂響起”鄉村音樂教室,為20多萬名中小學生架起通往音樂之門橋梁。

  民建江西省委在實地考察中發現,江西一些革命老區的音樂教育供給比較匱乏,存在音樂開課率低、音樂教學條件落後、音樂教師缺乏等問題。2018年,民建江西省委會同多部門、企業,醞釀提出“音樂響起”項目,希望通過“音樂下鄉”等形式,為革命老區的孩子們搭建音樂教室、提供樂器、配備師資,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2018年5月28日,“音樂響起”項目正式啟動,當年便建成約50間“音樂響起”教室。如今,建成的170所“音樂響起”教室已覆蓋2個省12市59個縣。

  截至目前,“音樂響起”教室已成為革命老區兒童們開啟其音樂之門的重要場所,為革命老區鄉村青少年素質教育注入了動能。

  “音樂響起”照亮夢想

  根據安排,江西民建同心扶貧基金會是實施“音樂響起”項目的主體,基金會基於內引外聯的思路,積極籌措資金,推動項目有效實施。

  內引,即是發揮江西民建會員主力軍作用。江西民建企業家是“音樂響起”項目資金供給的主要來源。同時,同心扶貧基金會開發“互聯網+慈善”App,向全省民建會員及社會愛心人士募集資金,將民建會員的涓涓愛心匯集成磅礡力量。

  截至今年8月,民建江西會員在“音樂響起”項目所捐贈金額高達800萬元,佔基金會捐贈資金30%左右。

  外聯,即是謀求國內知名基金支援。江西民建同心扶貧基金會廣泛尋求支持,積極拓展資源。為提升影響力,與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取得&&,將“音樂響起”鄉村音樂教室工程在全國&&“幫幫公益”上展現,借助中華思源工程基金和江西省紅會募資渠道,參與到騰訊公益99公益日活動等。

  與此同時,扶貧基金會還協同江西省教育廳及高校發力,解決師資問題。2019年,江西省民建同心扶貧基金會&&教育廳謀求政策支持,形成教育廳派出支教老師,基金會提供“音樂教室”合作模式。同年,還與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簽訂了《教育扶貧合作協議》,充分利用學生實習機會,由江西師範大學派音樂系學生進行音樂支教。

  走訪發現,如今的“音樂響起”教室已經成為許多革命老區中小學生們最愛的課堂之一。在井岡山河橋小學,學生開始接觸到音樂器材時都很陌生,通過“音樂響起”教室的投入使用後,音樂讓孩子們更自信、更有想象力,有了音樂教室後學校經常開展各類主題文藝表演,學生因為教室裏響起的音樂之聲,找到了追尋夢想的動力。

  “音樂響起”在迭代

  向未來,“音樂響起”的教室將在江西和江西以外的更多地方落地生根,並不斷迭代,提高軟硬體水平,助力老區教育。

  “音樂響起”從2018年初到今已建設170多餘間,每個標準教室建設費用5-6萬元不等,配備教師鋼琴;學生用電子琴、手風琴、鑼鼓、音響、投影等樂器設備。

  隨着幾年音樂教室的建設發展出現了地方偏交通不便,師資短缺支教老師不能及時到崗,教學計劃未做到及時更新。為此利用信息化建立“數字學校”,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讓智慧音樂教學走進課堂,將全面提升農村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利用“音樂響起”網絡教研&&,實現跨校備課、教研專題研討、視頻課堂互動觀摩,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通過網絡培訓、直播課程等形式,實施“教師數字能力提升計劃”,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多種靈活教學方式,有效提升學校美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為了更好地盤活存量,項目還將利用互聯網&&推動已捐贈的教室得到充分利用、加強各個音樂教室之間的聯動互通,舉辦“音樂視頻比賽”等多種類型的比賽,增加捐贈者與受捐地的互動性。

  與此同時,“音樂響起”項目還將加大品牌宣傳力度,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音樂響起”品牌,也讓更多人參與到關心與支持革命老區中小學校的教育質量提升過程中來。(張明林 徐艷)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戴艷
加載更多
“千年鳥道”上的“護鳥兄弟”
“千年鳥道”上的“護鳥兄弟”
50萬公里郵路 連接深山的幸福
50萬公里郵路 連接深山的幸福
來吧,這是你的舞&——新華社江西分社校招啟動
來吧,這是你的舞&——新華社江西分社校招啟動
雲南亞洲象文旅IP徵集活動
雲南亞洲象文旅IP徵集活動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2203112794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