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只此周莊》演藝項目新聞發布會在美麗的中國第一水鄉周莊舉行,為公眾揭開6月底即將在古鎮周莊正式首演的這一行浸式多維空間劇的神秘面紗。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媒體嘉賓、文旅代表、戲劇專家共同見證發布。
相遇,一個行浸式文旅新演藝
《只此周莊》行浸式多維空間劇是昆山市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市的重點文旅項目。在堅持“形態、生態、文態、業態”深度融合背景下,由周莊鎮人民政府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推出,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繼《只此青綠》舞&劇後的首部“只此”系列文旅演出的扛鼎之作,也是該集團精心創意策劃的首個在景區駐場演出的行浸式文旅演藝項目。
《只此周莊》以江南文化為創作根基,立足當下時代訴求與國潮風尚,鎖定宋代為劇本內容的時間錨點,以行浸式空間劇藝術為手法,在獨特的“一幕江南”建築載體中,通過講述關於“知己之情、家國情懷、遇見自己”的故事,讓觀眾徜徉在相隔九百年卻彼此呼應的兩層心靈空間中,感受“不負我心,只此周莊”。整場演出循着“舊夢、入畫、出征、尋路”四大篇章,引人入勝,單場演出可同時容納350名觀眾觀演。
“《只此周莊》行浸式多維空間劇打破了傳統戲劇和舞&表演的模式,在解構與重構中探索空間與時間議題,將宋代美學與多維數字科技創意融合,帶領觀眾超越三維空間的時空暢游,從而獲得情感與心靈的超感體驗。”《只此周莊》總導演靳韜在發布會現場説。
相遇,一個江南打卡新地標
《只此周莊》演出佔地面積約22039平方米,小型劇場建築面積約10720平方米。演藝所用建築由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通過改造其原有功能以承載“行浸式”演藝,將老舊建築轉化為符合當代群眾審美的新地標與優質文旅新業態空間。
其中,主立面“一幕江南”,以現代美學方式簡化重構,兩片幕布輕盈而純粹,寓意一半是傳承,一半是當下。纖巧優雅的線條,純粹乾淨的材質,極具質感的設計,使其成為下一個打卡出片新地標。
東立面配合三層空置物業改造的主題性商業空間,以“墻裏游園”為主題。項目周邊景觀提升由蘇州園林設計院設計,結合古鎮風貌與劇場內容需求,&&美學、文化,打造豐富周莊文化旅游內涵的新建築印象,使《只此周莊》處處皆景,隨手一拍即是大片。
周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劍峰説:“《只此周莊》演藝項目不僅是一部劇、一條主題街區,更是被重新定義的中式文化産品,旨在打造余韻悠長的文化品牌IP價值。讓游客沉浸在多媒體藝術、表演、互動、創意空間等場景中,體驗文化與心靈的碰撞。”
相遇,一個文化周莊新故事
周莊擁有900多年的歷史沉澱,文化底蘊深厚,從1995年起就以“中國第一水鄉”的品牌推向海內外。2006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通過深度挖掘江南水鄉文化,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周莊持續推動演藝藝術和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全新突破。
2007年,中國第一部原生態水鄉實景演出《四季周莊》正式推出,17年來共完成了3497場演繹,隨着國內演藝市場的快速發展,亟待提檔升級。
《只此周莊》在《四季周莊》原址上孕育而生,給游客以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進一步拓展了文化旅游産業鏈,推動周莊文化旅游事業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
昆山市文體廣旅局局長蘇培蘭説,《只此周莊》不只是周莊古鎮旅游的一個新産品,對推動昆山文旅融合也有着積極作用。它通過探索融合表演新模式、打造數字文化新産品、樹立文旅融合新典範,將宋代美學和多維數字科技創意融合,打造昆山原創大型行浸式體驗劇第一品牌,讓游客在觀演過程中更好地感知周莊記憶、追尋歷史脈絡、感受人文魅力,十分值得期待。
相遇,一個文旅娛樂新模式
科技賦能讓《只此周莊》行浸式多維空間劇開創了新型娛樂模式。3D虛擬空間、元宇宙場景搭建使觀眾能夠“行浸”夢境,一眼千年,用多維數字科技重構人文浪漫的城市空間。
據介紹,《只此周莊》行浸式多維空間劇初定於2024年6月底正式開演。票務方面,《只此周莊》演藝項目的定價策略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需求,成人票定價為280元/張,學生、兒童、老人及軍人、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優待票180元/張,“一大一小”和“兩大一小”親子套票分別為460元/組和720元/組。
另外《只此周莊》演出與周莊古鎮聯票為350元/張,游客在欣賞完精彩的演出後,可游覽古鎮景區的優美風光和豐富文化,實現了文化和旅游的完美融合。每天基礎場次安排為10:30/15:30/18:00/20:00,共計4場,每場演出約80分鐘,節假日將根據觀眾預訂情況增加場次。每週一閉館進行設備維護保養,演出暫停。
“逐光千年,與你相遇”,《只此周莊》,等你相遇。(李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