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月8日,在江蘇省常州市荊川公園荷塘畔,陣陣古文誦讀聲吸引市民駐足。誦讀古文的不僅有身穿漢服的中國大學生、戴着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有來自異域的年輕人。

  原來,這是江蘇理工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以下簡稱“文旅學院”)開展的公園美育活動。來自文旅學院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們邀請國際教育學院的留學生們和常州市荊川小學的少年們,共同誦讀《愛蓮説》,沉浸式感受美育。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又臨近端午節。文旅學院以“保護傳承文明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為主題,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廣泛的特色活動,旨在以沉浸式美育促進中外學子傳承文明、交流互鑒。

  活動中,中外學子來到公園內的“荊川先生讀書處”,學習漢字起源、甲骨文歷史價值及漢字形式演變歷程。留學生們還在中國同學的引導下潑墨揮毫,感受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

  中外學子還在園丁們的指導下,參與月季小苗扦插活動,親手為植物築起溫馨家園,共同編織傳統文化節日的美好回憶。

  來自斯裏蘭卡的留學生韋妮莎&&,通過這次活動,她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和節日的歡樂。

  江蘇理工學院文旅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鄭秋娟介紹,本次活動是該院與常州市文明素養研究會聯合開展的“江南第一燕·行走的思政課”暨“公園裏的思政課”第二十一講。課程旨在通過保護傳承中國優秀文化遺産,增強“我們的節日”文化自信,讓留學生們沉浸式感知中國文字、詩詞之美,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王紅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