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馬路佔道經營等問題靠人力巡查遠不達效,能否靠數字治理破解?”近日,市城管局提出的這一需求得到了響應。無錫市城運中心無人機低空巡管共享服務平台為這一場景部署了巡飛線路和AI算法,可一鍵生成工單,實現“中心決策調度—無人機巡查—AI算法識別—終端現場處置”全流程閉環。隨着“市場馬路”這一場景的接入,服務平台的城市治理場景覆蓋數達到了80個。

  政務側無人機被認為是引領治理創新的“改革先鋒”。當前,全國有287個地級市開展了政務側無人機項目建設,但數據未打通、存量資源難復用、基層參與度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因數據格式不統一、調度機制脫節,跨部門協同淪為‘紙上談兵’。”市城運中心人士介紹,無錫的無人機應用也曾深陷“部門化”困境。為破解這一難題,無錫以“平時統籌服務,戰時應急調度”為原則,啟動“低空一張網”建設。市城運中心整合全市政務側無人機力量,將公安、消防、城管等18個部門的525架無人機和72座5G網聯超視距遠程操控方艙納入統一調度體系,實現無人機遠程指揮調度、飛行數據共建共治共享和集約賦能多部門巡飛場景。

  “5G+無人機+AI”的平台運作模式在“實戰”中得到檢驗。“真沒想到這麼快!”濱湖區胡埭鎮某社區居民通過12345政務熱線反映田間出現多處隨意傾倒的垃圾,當天便收到了反饋——農業農村部門接到轉辦訴求後,立即通過“一網協同”提交巡查工單,無需額外協調資源,中心快速匹配就近無人機並調度升空,相關信息實時推送至農業農村部門與胡埭鎮綜合指揮中心,業務部門當天快速鎖定垃圾點位等信息,處理完成後,還通過平台上傳清理前後的對比照片。

  技術賦能讓治理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平台採集2712G飛行數據,通過“人工+政務大模型”標注出10個低空場景數據集,還自主研發了垃圾識別、藍藻監測等13種AI算法。“以前巡查一條主幹道,城管查違章、市監查廣告、市政查設施,得飛3次;現在一次飛行加載多類算法,能同步生成3份報告。”梁溪區城運中心工作人員展示着最新的巡飛成果。

  從太湖藍藻監測到中高考噪聲管控,從違章停車識別到工業園區安全巡查,從火情監測到節假日客流監測,傳統治理“低空盲區”難題在政務無人機一體化應用的發展下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計自動識別問題並閉環處置工單1.2萬餘件,聯動處置火情監測、森林防火等6類緊急事件共20起。巡飛平台於近日獲第二屆“中國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優秀實踐案例評選特色案例,為各地相關工作推進輸出可複製的“無錫樣本”。(韓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