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隊數小時”到“觸屏幾分鐘”
江蘇256家互聯網醫院讓看病更輕鬆
70歲的劉大爺最近去醫院少了,患有高血壓、慢性腎病多年的他如今學會了手機“沖浪”。問診、開方、支付、取藥的流程,劉大爺都通過江蘇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的線上問診功能完成,第二天,代煎中藥就已送至他安徽馬鞍山的家中。
這樣的“雲端問診”正成為江蘇醫療的新常態。11月21日,記者從江蘇省衞生健康委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互聯網醫院256家,實現三級醫院“應建盡建”,今年以來服務量同比增長52%。越來越多患者開始享受“指尖就醫”的便利。
名醫“上線”:雲端連接信任與專業
對於互聯網醫院,患者最關心的是:屏幕那端是誰,醫術可靠嗎?為了弄明白“雲端診室”的真實模樣,11月20日,記者來到南京鼓樓醫院。下午5點,甲狀腺外科史先彪主任剛剛結束一台手術,這時他的手機屏幕亮起——來自青海省海東市的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發來了最新的術後檢查報告。“恢復得很好,下次復查在當地做好B超,結果線上發我。”史主任用語音迅速回復,將跨越1900公里的醫患連接濃縮進短短數秒。此前,該名患者也是通過互聯網醫院開了住院單,從青海抵達南京後,次日就順利完成了手術。2024年,史主任累計線上開具住院單近80張,許多外地患者無需再為一張住院單專程跑南京。
晚上9點,南京鼓樓醫院心血管內科毛雅晶醫生的手機屏不時亮起。“我們心內科的患者大多是慢性病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線下門診中常出現開藥排隊兩三個小時的情況,而互聯網醫院則有效解決了這一痛點。”毛雅晶告訴記者,有時深夜也會跳出患者的諮詢消息,“醫生的專業判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如果是高危情況,我們也會建議立即去急診。”
2018年國家衞生健康委印發的《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以及江蘇省的實施細則,對互聯網醫院的醫生資質及診療行為規範都作了相應規定,互聯網醫院實行“人—號—權”三統一管理,即真人認證、號源綁定、權限分明。
南京鼓樓醫院互聯網醫院與遠程會診中心院長屈峰介紹,南京鼓樓醫院互聯網醫院誕生於2020年1月,是一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智慧醫療服務平台,目前擁有註冊用戶超650萬人,2024年全年線上診療量達22.6萬人次,在全省綜合類醫院位列第一。目前,平台已上線56個專科,1300余名醫務人員,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專家佔比超過50%。專業且龐大的醫療隊伍不僅保證了線上診療服務的專業性,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多便捷就醫的途徑,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便利延伸:優質資源直達鄉村
智慧醫療的便利正從城市向鄉村延伸。“真沒想到,大醫院的專家能到家門口給我做手術!”家住揚州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的王奶奶,説起不久前在家門口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完成的骨折手術,依然難掩感激之情。從入院、手術到康復、出院,全程既安心又貼心。
王奶奶因意外摔倒導致右側股骨頸骨折。“要在以前,這樣的患者都得轉去大醫院。”杭集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生王霖坦言。通過互聯網醫院遠程會診,社區醫生與蘇北人民醫院專家共同研判,認為王奶奶需要手術,她和家人果斷選擇“就近就醫”。
僅兩天后,蘇北人民醫院骨科與麻醉科專家團隊便來到杭集,順利為王奶奶完成手術。出院後,專家還為她“量身定制”了康復處方。
專家下沉、聯合病房落地、“雲會診”、“雲查房”……自與蘇北人民醫院“牽手”以來,這家“小醫院”煥發了新活力,就診人數持續攀升。
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辦公室主任董祥龍介紹,通過構建融合分級診療的互聯網醫院與醫療集團平台,該院實現了預約診療互通、檢查檢驗數據共享、雙向轉診無縫銜接等多項創新。2024年,雲門診、雲會診量達16.7萬人次,位居全省前列;雲查房超200人次,遠程影像診斷2.8萬例,遠程動態心電分析超千例。群眾基層首診意願明顯增強,看病負擔有效減輕,滿意度穩步提升。
此外,揚州通過“智慧藥房”的建設與推廣,群眾在“家門口”的基層醫療機構,就能便捷配到以往只能在二、三級醫院開到的門診特殊病、慢性病藥品。更關鍵的是,線上醫保報銷支付系統同步打通,實現了從診斷、開方、配藥到報銷的“一站式”服務閉環。
互聯互通:夯實“雲診療”基石
在江蘇省腫瘤醫院的住院病區,患者家屬林女士剛為母親辦理完出院手續。“整個過程很順暢。”她告訴記者,只要在病區門口的“智慧住院服務”自助機上插入醫保卡,查詢費用明細後點擊“出院結算”,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全部流程。院方介紹,從辦理入院、繳納預交金、打印腕帶,到出院確認、打印費用清單和發票,自助服務系統已實現住院全流程、全天候覆蓋。
從線上“雲端問診”到線下“分鐘級出院”,這些就醫場景,讓江蘇智慧醫療建設成效“具象化”,目標就是“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變化的背後,是江蘇省醫療衞生服務體系數字化轉型成果。省衛健委主任譚穎&&,省衞生健康雲作為統一的“智慧大腦”,為全省醫療信息互聯互通提供了基礎支撐;省級影像、檢驗平台則實現了檢查檢驗結果的實時調閱與共享互認,有效解決了患者重復檢查的困擾。
如今,江蘇“互聯網+”醫療服務快速發展,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轉診中心等平台的建設,如同搭建了醫療資源的“高速公路網”,讓上下級醫院協作更加高效。
江蘇智慧醫療的成效,正通過一樁樁、一件件惠及特定群體的“關鍵小事”得到體現:兒童就醫更順暢、80歲以上老人就醫零等待、上車即入院、先診療後付費等一批惠民實事的辦成,得到群眾廣泛好評。如今,“看病難”正在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便捷、高效與溫暖的醫療健康服務新體驗。(安瑩 楊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