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臉。8年了,終於在這裡看到了希望。”11月20日,江蘇首個腦機接口門診在位於南京的東部戰區總醫院正式開診,首位患者老周因高位頸髓損傷導致截癱,接診的神經外科主任馬馳原提供的診療方案讓他喜極而泣。
54歲的老周8年前因一次意外導致頸椎損傷,整個人趴入水中昏迷了近3分鐘。被救起後,他一度病情危重,在ICU待了58天才脫離生命危險。這些年來,他輾轉多家醫院就診,但陷入康復的瓶頸期。“至今手腳都無法動彈。”老周説,“聽到江蘇首個腦機接口門診開診的消息,我們全家都很興奮。”幾乎一夜未眠的他,20日早上5時就在家人陪同下坐車前往東部戰區總醫院。
“我們先通過非侵入式治療評估療效,若效果理想,後續考慮侵入式進一步治療。”馬馳原為老周制定了詳細的診療方案。他介紹,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通過手術植入電極實現神經信號傳導,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領域;非侵入式則採用光、電、磁、聲等無創方式,無需手術即可調控神經功能。非侵入式治療還可作為康復方案,由患者帶着門診制定的方案到康復醫院執行,定期回門診調整,形成閉環管理。
據了解,東部戰區總醫院腦機接口門診由神經外科牽頭,聯合神經內科、康復科、心理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組建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團隊,實現“一次掛號、多科會診”,為疑難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搭建起“評估—診斷—治療—康復”一體化精準醫療通道。這意味着像老周這樣的患者,無需再輾轉多個科室,一個門診就能統籌解決他們的神經功能評估、運動恢復、康復指導等全流程問題。
目前,腦機接口門診重點針對脊髓損傷、腦卒中後遺症、難治性癲癇、吞咽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精神類疾病等患者,提供神經功能評估、腦電信號採集、康復預後研判等診療服務。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患者,將來也能從該門診獲益。在開診前,東部戰區總醫院已成立江蘇省首家腦機接口臨床研究病房,並成功開展首例腦機接口植入手術,為腦機接口門診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腦機接口技術被國家納入‘十五五’時期和科技創新重點發展方向,未來它的應用範圍還將大幅拓展。”馬馳原&&,“技術成熟後,它不僅能修復受損大腦功能,還可能增強腦功能,成為大腦的‘外挂設備’。”(安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