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多個品牌亮相“國字號”勞務盛會 ——

  就業“金名片”,致富“金飯碗”

  從東海穿戴甲到東&魚湯麵,從鎮江航空製造到蘇州數智零工巧匠……這些帶着地方特色和技能含量的勞務品牌,不僅成為就業的“金名片”,更讓老百姓端穩了致富的“金飯碗”。

  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屆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江蘇多個勞務品牌集中亮相,展現了一條通過品牌化、專業化促進高質量就業的新路徑。

  小甲片闖出大市場

  在勞務品牌成果展區,東海縣的穿戴甲展位前圍滿了觀眾。東海穿戴甲工匠勞務品牌代言人范凱琪現場演示着手工穿戴甲的製作過程,細膩的筆觸在指甲蓋上勾勒出精美圖案。

  “我們全縣有200多個穿戴甲團隊,年産能超過1.5億副,佔全國總産量的70%以上。”這個5年前才起步的産業,2024年銷售額已突破80億元,産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穿戴甲産業還精準解決了靈活就業人群的生計問題。全縣5萬多名從業者中,80%以上是農村留守婦女和“寶媽”。她們經過培訓後,可以在家接單製作,實現“看娃掙錢兩不誤”。

  産業的崛起離不開當地對穿戴甲勞務品牌的精準扶持。東海縣人社局局長劉志勇介紹,當地&&了促進穿戴甲産業發展10余條措施,如“美甲貸”專項貸款,今年已發放5000多萬元;建立技能認證體系,搭建跨境電商平台;打出人才引育“組合拳”,組織企業赴高校招聘設計人才,與四川美術學院合作開發高端産品。圖婳美甲與高校合作開發《西游記》《清明上河圖》主題穿戴甲,單價最高達2.8萬元。

  老技藝煥發新生機

  在大會美食街區,東&魚湯麵製作師現場展示技藝,熱氣騰騰的魚湯麵香氣四溢,吸引眾多參觀者排隊品嘗。有着200多年歷史的東&魚湯麵,也靠着勞務品牌建設煥發生機。

  “我們東&魚湯麵製作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現在不僅在本土發展,還在上海、無錫、北京等地開設了旗艦店。”東&魚湯麵製作師徐用軍説,目前品牌從業人員已超過3200人,帶動就業5萬人以上。

  為提升技藝傳承,當地將“東&魚湯麵製作”培訓納入補貼範圍,並支持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建設。

  受益於勞務品牌的老技藝遠不止東&魚湯麵。江蘇自2022年起開始啟動實施勞務品牌建設工程,推動勞務品牌建設向組織化、精細化、多元化轉變,打造江蘇特色“就業名片”。無錫惠山泥人藝人、揚州“三把刀”、徐州馬莊香包手藝人、泰州黃橋燒餅師、蘇州鎮湖繡娘等一大批江蘇傳統技藝藝人成為受益對象。

  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各級各類勞務品牌312個,其中省級勞務品牌177個,吸納就業近400萬人,創造年産值超5000億元。

  人工智能打造勞務品牌新生態

  在大會直播帶品牌活動中,蘇州的“數智零工巧匠”平台展示了勞務品牌的未來形態。這個通過AI智能匹配技能人才的平台,已沉澱8000多名“特色工匠資源”。

  “我們不只有‘簡歷’,更有‘技能身份證’。”該平台負責人孔金金介紹,平台建立了嚴格的工匠技能認證體系,對工匠的技能等級、項目經驗、用戶評價進行多維度核實與標籤化。上個月,平台為一家德資企業匹配了一位“既懂PLC編程又精通德語”的技術人才,這種精準度靠傳統招聘模式很難實現。平台上的工匠收入比傳統零工模式提升約30%,實現了技能價值最大化。

  隨着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於千行百業,塑造着全新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涌現出大量的新職業新機遇,也讓勞務品牌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

  在南京,“雨花碼農”勞務品牌服務企業超3400家;“頂山軌道交通焊工”以大國工匠孫景南為標杆,構建“企業+培訓機構+産業園”培育體系,年培訓焊工超500人。

  在鎮江,“航空應用服務師”勞務品牌服務企業為國産大飛機C919提供約10%的零部件、50%的複合材料結構件和90%的客貨艙內飾件,帶動近萬人就業。

  在常州,“軌道交通技術員”勞務品牌打造技能人才服務産業園,建成12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1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從業人員月均收入達7000元以上,高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20%左右。

  勞務協作拓展就業新空間

  勞務品牌的發展還促進了跨區域勞務協作。南京市在與陜西商洛、青海西寧等地區的勞務協作中,將南京的培育標準“移植”過去,共同打造了“丹鳳廚工”“商南技工”等一批跨省協作勞務品牌。

  “這個姑娘叫卓瑪,當勞務品牌培訓課堂開到西寧時,我們遇到了她。”在此次勞務品牌工作展示交流中,南京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副科長張笑展示了一張青海女孩的照片。她説,卓瑪第一次在課堂上練習標準化服務流程時,還帶着高原特有的靦腆。現在,卓瑪已經憑藉培訓證書順利找到了工作。

  本次大會上,江蘇各地積極拓展勞務協作新空間。昆山市人社局與河南信陽市人社局現場簽訂勞務協作協議;南通市人社局也與陜西省渭南市人社局達成合作,共建勞務基地,共同培養技能人才。

  “勞務協作不再是簡單的人員輸送,而是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昆山市人社局黨組成員許繼華&&,遴選對接省內外20個重點合作地區和20家重點合作院校結對服務企業,精準打通政校企一體人力資源服務鏈。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在此次大會上透露,“十五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勞務品牌發展壯大,讓勞務品牌成為促就業、助發展、惠民生的“金字招牌”。江蘇也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勞務品牌建設機制,講好勞務品牌故事。(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