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總投資超12億元的宜興集成電路裝備産業園項目正式開工。未來,産業園將重點招引、服務集成電路零部件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設備製造企業,為産業鏈企業提供“拎包入駐”的便利條件。專業化特色化園區的建設與項目的頻頻落子背後正是産業鏈集聚效應釋放的強大吸引力。

  打好以企引企、産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場景招商、載體招商“組合拳”,今年以來,宜興已經備案億元以上項目169個、總投資達到了500億元,其中備案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精準施策方能靶向發力。宜興深入研判産業鏈短板弱項與潛力優勢,構建“以大帶小、以點串鏈、聚鏈成群”的産業生態格局,在培育本土龍頭企業的同時,激活“以企引企”裂變效應。依託本地企業無錫市海特機械,湖氵鎮成功引進國內領先的電傳動系統製造商渤賽動力,推動新能源特種車輛産業升級。其中,渤賽動力電傳動核心工廠一期項目將聚焦電動全地形車核心部件研發與製造,建設現代化研發實驗中心;BSTABO國際越野俱樂部項目將打造專業越野賽道與戶外探險體驗基地。“兩大項目不僅能提升本地産業鏈競爭力,更實現了場景招商,推動體育文旅産業高端化、數字化升級。”湖氵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廣撒網”向“精耕細作”的轉變,源於招商體系的深度變革。宜興市環科園構建“4個專業化招商局+2個板塊”的新型招商架構,依託産業基金和鏈主企業資源,緊盯6大産業方向和13個細分鏈條開展招商。1—10月,園區新增備案億元以上項目3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載體是産業集聚的“硬支撐”。通過“載體+靶向對接”,宜興為産業承接構築精準“導航儀”。近日,官林鎮芯聚·鼎芯智谷一期開園,二期正式開工,高義自動化、勝田新材料、金運塑料科技等一批優質企業入駐,産業集聚效應初顯。為承接優質項目,該鎮打造“落地即安心、扎根即生長”的溫暖港灣,依託振業、雅創、芯聚、滆湖綠創園等工業載體,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優質項目、高新技術企業落地。同時,通過四大工業地産推動項目嫁接,促進耀鑫新材料千噸級陽極泥及貴金屬資源綠色循環示範項目搬遷集聚,全力釋放土地資源,形成了“多點開花、特色發展”的産業集群生態。據了解,目前,宜興已打造了26個特色産業園區、325萬平方米的科創空間,全力營造招商引資的最優環境。

  重大項目的加速落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據統計,今年1至9月,6個省級、80個無錫市級、227個宜興市級重大項目分別完成投資62.3億元、238.4億元、338.3億元,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09.4%、80.8%和86.7%,均超時序進度要求。23個無錫市重大産業擬開工項目已全部開工,17個無錫市重大産業擬竣工項目已竣工14個,其餘項目年內均能順利竣工。(蔣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