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綠的諧波總經理張雨文發表觀點稱,智能機器人的本質,一是應當像人類一樣具備空間的交互和感知能力,二是擁有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這意味着,對於上游産業鏈而言,核心硬體除了要承擔“執行”的職責,還要與傳感器結合,擁有“感知”能力。

張雨文回溯道,中國機器人産業在“十二五”期間主要攻關了核心零部件問題,“十三五”期間解決了量産可靠性,再到“十四五”末期,部分領域已經實現了“領跑”。“中國已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産與消費市場,自主品牌佔有率突破30%。供應鏈與人才問題的解決,為産業飛躍奠定了堅實基礎。”
談及“十五五”規劃建議帶來的新機遇,張雨文強調,智能機器人的內涵已發生本質變化。“過去的硬體是簡單的執行單元,而未來的智能機器人必須具備與空間的交互感知能力和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他認為,這標誌着行業正進入“具身智能”時代,即人工智能與物理實體深度結合的嶄新階段。
“上一個時代,我們追求的是高精度、高剛性。下一個時代,硬體不僅要會執行,更要能感知。”面對這一趨勢,張雨文預計,機器人的硬體最終會走向智能化、集成化、標準化。綠的諧波作為長期深耕核心零部件的企業,將積極應對智能時代的挑戰,持續推動硬體創新,為中國智能機器人産業在全球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提供堅實支撐。(孫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