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變“小馬大車”為“輕車壯馬”
——從一張清單看江蘇基層減負
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是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為基層減負、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舉措。
2024年2月,中央編委選擇江蘇、廣西、寧夏等3個省區開展履職事項清單編制試點。在先行試點基礎上,全國3.8萬個鄉鎮(街道)全面開展編制履職事項清單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清單已全部編制完成。編好清單是基礎,用好清單是關鍵,這項制度創新的落地成效如何?基層幹部的切身感受怎樣?記者近日走進江蘇多地,循着這張清單的脈絡,探尋基層治理從“小馬大車”到“輕車壯馬”的轉型密碼。
理順“千條線”,解放“一根針”
什麼是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簡單來説,就是以清單的形式,列明鎮街的履職事項,厘清鎮街“應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讓基層幹部明明白白履職,切實守好“責任田”、幹好“分內事”。
為何要編制這份清單?俗話説,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鎮街本身職責已經很多,事務十分繁雜,但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通過各種形式,將本屬於自身職責範圍的任務轉嫁給基層,導致鎮街承擔了大量指令、任務和考核壓力,使得基層幹部不堪重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的困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制定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去年8月,黨中央印發《關於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的意見》,對相關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按照黨中央部署,這張清單包含3個部分:一是“基本履職事項清單”,是指鎮街職責範圍內必須全面承擔的履職事項;二是“配合履職事項清單”,指以上級部門為主負責、鎮街為輔配合的履職事項,每一事項都要分清縣鄉主次責任、理清責任鏈條;三是“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則是鎮街接不住、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項,需要“物歸原主”。
“超綱考題”,鎮街不再“硬答”
宜興市周鐵鎮幹部吳夏智,負責轄區內的飼料企業監管。過去,對轄區內大大小小的動物飼料生産企業,從安全生産、工藝流程到産品質量,吳夏智每季度都要檢查一次。而問題是,飼料生産專業性強,鎮街幹部不了解監管標準,缺乏專業技術能力。“一旦發生生産安全事故,自己也要擔責,壓力很大。”他説。
對此,宜興市將鎮街沒有能力完成的事項,納入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其中,動物飼料生産企業監管這一項,已被宜興市農業農村局“接單”。
在如東,過去光是鎮街承接的應急管理行政處罰事項就有220項,其中不少是基層不會答、答不好的“超綱考題”。如東縣機構編制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編制清單,這些事項被收回。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清單中,全縣15個鎮街平均有257項事項由上級部門收回。
專門事由專業部門辦,基層減了負,但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上級把“棘手”事項收回了,鎮街是否可以撒手不管呢?
以過去周鐵鎮的另一個老大難問題——督查沿線禁捕工作為例,該鎮履職清單事項明確規定:由上級部門對漁政漁港、漁業船舶等開展綜合執法工作,鎮裏則負責對違法行為進行摸底核實、日常巡查等。雙方一聯手,實實在在把“摸魚”的問題管住了。
“現在,我們在做好日常監管的同時,有更多精力為企業服務。”如東縣馬塘鎮綜合行政執法和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周晶晶&&。9月以來,該鎮到駐地企業開展了多場“車間課堂”服務活動。
與此同時,為防止職責上交後出現監管“真空”,各地也作出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如東縣機構編制部門會同應急、司法等部門研究制定鎮街《巡查生産經營單位事項清單》和《日常巡查工作規範》,進一步固化“查”的事項、明確“查”的標準。
“幹好幹壞”,基層評價標尺更精準
各地以履職事項清單作為考核基本依據,鎮街幹部的主責主業更清晰,評判“幹好幹壞”的標尺更精準。
新市民子女入學、瑞豐社區路邊貨車噪聲擾民、小區電動車充電難……對張家港市南豐鎮的群眾來説,清單就像一份“明白紙”。辦事該找哪個部門、要走什麼流程,都有了明確的指引。來自甘肅隴南的新市民張五四分享了一件小事:他孫女即將入學,不知該找哪個部門、怎麼辦手續,於是他將煩心事@南豐鎮“接訴即辦”平台。第二天,便接到了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回電。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積分入學政策、指導如何準備材料,為他解了燃眉之急。
幹好幹壞,群眾來打分。南豐鎮根據履職事項清單,制定了一張涵蓋近500條具體事項的“群眾訴求處置責任清單”,建立“接訴即辦”集成平台,通過“一平台全量收集、一中心分流交辦、全區域首問負責、全過程閉環管理”模式,將“12345”熱線、“110”非警務警情、網格巡查等多渠道群眾訴求,匯聚處辦。較改革前,群眾訴求響應時間縮短80%,按期辦結率保持在95%以上,群眾滿意度從70%提升至90%。
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清單中,如東縣15個鎮街平均編制基本履職事項121項、配合履職事項74項。鎮街依“單”履職,大大增強了企業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獲得感。如東縣河口鎮專門為轄區企業梳理出100余項服務事項。“以前對鎮上能幫我們辦哪些事,不是十分清楚。現在對照清單勾選服務事項,營商環境在雙向奔赴中持續優化!”中天科技集團負責人感慨地説。
拿上清單、甩掉包袱,基層幹部輕裝前進,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基層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上。張家港市塘橋鎮以履職事項清單工作為契機,推動政務服務集成改革,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打造“一窗通辦、一網智辦、一鏈幫辦”全新服務體系。以企業遷址為例,過去辦手續需提交材料10余份,辦理周期超10個工作日。如今,“一次提交、當場領證”的省內遷移服務平均辦理時間較過去壓縮80%、材料精簡60%。這樣的“一件事”場景,塘橋鎮打造了16個。盱眙縣淮河鎮在編制履職事項清單過程中,調研了解到一些鎮域企業規模小、廠址偏,存在“招工難”。為此,淮河鎮聯手縣人社局,定期合辦專場招聘會。半年以來已舉辦3場招聘會,為鎮域企業招工541人,受到企業高度評價。
省委編辦相關負責人&&,為基層減負重在長效,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更是一項系統工程。下一步,將緊緊瞄準全面實施履職事項清單,逐步完善配套制度,在運用、評估、考核上持續下功夫,切實發揮清單的效用。(陳軍 聶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