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記者沈汝發)除了充電樁可以共享用電外,在江蘇,共享用電還延伸到了田間地頭,降低了農戶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有效解決了農業生産臨時性、季節性用電難的問題。
10日,在南京溧水廣闊田野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友軍在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安裝的共享掃碼電源設備上掃碼預付費後,插上插頭,蟹塘的增氧機與抽水泵應聲啟動,在作業結束後,即時計算使用電費,多餘電費退還。
“共享掃碼用電太方便了,即插即用,不僅省去了傳統報裝接電的繁瑣流程,還能實時查看用電量與費用,便捷又透明。”張友軍告訴記者,水産養殖除了固定的電源線路,在關鍵時期,經常要臨時用電,“不僅需要提前申請,還要購買電纜,鋪設臨時線路,既增加了成本投入,又存在安全隱患。”
這得益於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推出的共享掃碼用電服務。據介紹,農業生産存在臨時性、季節性用電特點,但由於用電點位分散、供電半徑有限,電力設施很難全面覆蓋,共享掃碼用電服務受到農戶廣泛歡迎。
據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艾華英介紹,公司在和鳳鎮水稻種植基地與洪藍街道水産養殖區布設的首批兩個用電點位,每個容量達30千瓦。農戶通過App掃描二維碼、預存電費,即可隨時為農機設備供電,系統在使用結束後自動結算、退回餘款,實現隨掃隨用、按量付費。
共享用電在“三農”領域有着許多應用場景。記者採訪了解到,隨着農業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無人機植保已經成為常態,農業無人機的電池需要經常使用柴油機充電,非常麻煩。現在安裝了共享掃碼電源設備後,農業無人機可隨時充電,農業生産效率大大提高。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負責人説,共享掃碼用電作為公共服務設施,一個設備可以服務多個農戶,降低了農戶和供電企業的重復投資,並且讓農戶用電更加規範,減少了農業生産的安全隱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