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13市誌願者匯聚鹽城集中宣傳展示志願服務 ——
微光成炬,涓涓暖流匯大愛
11月8日,2025年“江蘇省志願服務之星”宣傳活動暨江蘇省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頒獎儀式和現場交流活動在鹽城市鹽都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來自全省的優秀志願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屬於江蘇志願者的年度盛典。
上午8時,頒獎活動還未開幕,場外來自13個設區市的志願服務展&前便圍滿了市民。“蘇超+志願服務”“非遺+志願服務”“行業特色+志願服務”等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宣傳活動,讓人們感受到志願服務帶來的涓涓暖流。
今年的“蘇超”比賽雖已畫上句號,但“蘇超”所蘊含的精神還在接力傳遞。泰州展&送出的“大禮包”中,有一條顯眼的橙絲帶。“‘蘇超’賽場,泰州千名志願者手腕上統一係着這樣一條橙絲帶,場內,他們是啦啦隊,場外他們奉獻互助。”泰州市海陵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程飛告訴記者,橙絲帶上印着“到泰州、泰周到”城市理念,志願者繫上它就亮明身份。把一條條橙絲帶送給活動現場的市民,則表達了泰州把志願精神傳遞四方的美好期願。同樣,常州展位琳瑯滿目的文創也力求將“蘇超”所蘊含的精神展示出來。記者看到,一張明信片上寫着:阿D!不會被現實磨平棱角。
將非遺與志願服務結合,也能上演精彩大戲。手持半米高的芝麻官木偶,如皋市木偶藝術團團長周沈兵表演的如皋杖頭木偶戲吸引了許多市民圍觀。“我們如皋市‘偶來講’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2022年獲得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擅長用木偶來講故事的周沈兵介紹,如皋杖頭木偶戲是首批江蘇省非遺項目,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孩子們喜歡,大人們也愛看。“我們在表演傳統節目的基礎上新編故事,把環境保護、喜事新辦、反詐宣傳等貼近群眾生活的主題編成木偶戲,通過‘木偶非遺+理論’形成新的宣傳模式,用小木偶講大主題。”如今,這支二十幾人的志願服務隊每年送戲下鄉,各類大小演出400多場,觀看人次達到15萬以上。
勺嘴鷸是鹽城“濕地三寶”之一。鹽城展位前,鹽小勺志願服務隊正向來自全省的志願者展示濕地鹽城的特色風情。“鹽小勺代表着鹽城的城市IP,我們這支志願隊伍成立快5年了,每年都會組織各種關愛兒童、老人活動,以及濕地文化宣講等志願服務。”鹽小勺志願服務隊負責人介紹。
連雲港展示的志願服務融入了行業特色。“把繩子繞在腰間,右手拿繩頭,左手拿繩根,用繩頭壓繩根,翻個圈再繞過來……”連雲港“海巡31”輪船長孫寶川正現場給市民群眾演示落水自救“救命結”的打法。“我們平時志願服務中常對學生們進行水上安全教育。”連雲港海事局黨組工作部副主任韋姍姍説,“海巡31”輪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裝備直升機庫的非軍事船舶,2023年進駐連雲港,是目前江蘇省沿海最大的公務船艇。“我們將‘海巡31’輪打造成移動的水上安全教育課堂,同時也是黨性教育課堂、藍色疆土教育課堂。我們的志願服務現在從海上向陸地延伸,去一些偏遠學校,邀請特殊家庭的孩子上船互動,把志願精神傳遞出去。”
藝術中心外熱鬧非凡,藝術中心內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頒獎儀式現場氣氛熱烈,張家港張聞明志願者服務團隊的表演唱《人人都做張聞明》,以青春活力點燃全場。60後高雲麗、80後周瑞、00後胡晨穎,3位不同時代的先進典型分享各自的志願故事。常州稅務青緣志願服務隊的情景講述《環保稅下的志願微光》,將大數據技術、産學研理念與志願服務深度融合,科技感十足的視覺設計令人耳目一新。阜寧“一縷陽光”志願者協會的配樂朗誦《向光而行》帶來別樣的藝術體驗。一段段樸實的講述,一次次真摯的共鳴,讓人們感受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正在江蘇大地蔚然成風。(卞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