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9人獲“江蘇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奮楫爭先,以實幹詮釋蘇商擔當
11月6日,第八屆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會議舉行,49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獲得這一光榮稱號。
作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優秀代表,多年來,他們始終大力弘揚“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的優秀建設者精神,賡續傳承“厚德、崇文、實業、創新”的蘇商特質。他們逐夢前行的奮鬥足跡,鮮活映照着全省非公有制經濟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
讓科技創新成為發展動能
在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江蘇90家企業上榜;全省民營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72%,承擔了90%的省科技計劃項目……新時代的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省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丹陽慧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汪待發經過多年攻關,帶領團隊自主研發出全球首&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超100通道的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解決了黑色頭髮人群全頭成像的世界難題。如今,面對阿爾茨海默病這一重大社會難題,汪待發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聯合研發了原始性創新的光學腦機接口産品,有望為廣大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創新,是科技突破的引擎,也是文化傳承的密鑰。
南京金箔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江楠堅持守正創新,潛心守護非遺傳承,推動金箔製作工作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廣泛開展“金箔+”藝術、音樂、文旅、體育等領域的跨界合作,擴大非遺金箔及南京江寧地域文化影響力。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過程中,我省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他們務實創新,克難奮進,不斷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堅定做大做強企業、引領行業發展。
把愛國之志化為報國之行
面對國外技術壟斷,亨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崔巍帶領企業研發填補國內空白的新一代海洋超低損耗光纖,布局應用於智算中心的空芯光纖等特種光纖,推動新一代光通信技術的産業化落地。“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海上風電、海洋油氣等新興領域研發創新和産業布局,打造更堅實的實體製造企業基石,服務海洋強國、能源強國、製造強國建設。”崔巍説。
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我省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覺將企業發展、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服務“國之大者”中展現新作為。
海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立宸堅持實業報國,建成行業領先的5G智慧工廠,自主研發柔性生産線,單品生産周期縮短70%,庫存周轉率提升300%,被工信部評為“卓越級智能工廠”;首創“線下全場景融合”模式,建成亞洲最大智能倉儲中心,實現“線上下單、門店發貨、2小時送達”的更優體驗。
在江蘇大地,越來越多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厚植家國情懷、勇擔職責使命,他們保持定力,敢闖敢試,以實幹詮釋新時代蘇商的責任擔當。
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願景
多年來,全省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始終弘揚企業家精神,堅定履行社會責任。數據是鮮明的映照——民營企業上繳稅金佔比始終保持在六成以上,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比重達到66.1%;去年全省143.02萬城鎮新增就業中,民營經濟貢獻率超八成……
常熟世聯高級中學創辦人、董事會主席王嘉鵬身殘志堅,在常熟創辦中國內地唯一一所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探索和實踐中國化的國際教育。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王嘉鵬在教育、民生、殘疾人事業、招才引智等領域向全國人大提交了20份議案建議,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落地實施。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東方潤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中敏將環保作為企業發展根基,投入超35億元,完成600余項環保改造項目,實現清潔運輸的超低排放改造,涉及原料場提升、污水深度處理、高效除塵、節水循環利用等多個領域。在公益慈善領域,東方潤安集團累計捐資超5億元幫助困難群體及助力社會建設,並在光彩事業、見義勇為、敬老院幫扶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
穩就業、促增收、惠民生,我省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堅持“義利兼顧、以義為先”,做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讓蘇商奮鬥與人民幸福同頻共振。
新征程上,我省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的重大要求,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當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促進者、行動派。(徐睿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