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不見的比拼”中交出滿分答卷

  “蘇超”總決賽實現碳中和

  11月1日晚,首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總決賽圓滿落幕。這場比賽不僅決出了競技冠軍,還在另一場“看不見的比拼”中交出滿分答卷——通過綠色辦賽、接受減碳量捐贈,成功實現碳中和。

  賽前,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致函“蘇超”組委會,建議通過公共機構碳普惠減碳量中和總決賽産生的碳排放。組委會立即響應,一方面採取倡導觀眾乘坐公共交通綠色出行、簡化氛圍佈置等節能降碳舉措,一方面提交了包含觀眾出行住宿、場館能源消耗、現場耗材垃圾産生等近百組數據,供碳核查使用。

  根據《江蘇省公共機構大型活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碳中和實施指南》,來自蘇州市計量測試院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核查團隊經現場核查等方式確認,總決賽共産生1163.59噸溫室氣體排放量。“核查類似審計,主要從活動數據、方法學、碳排放因子選擇等方面進行核實。”碳普惠核查員蔣建林説。

  作為賽事碳中和綜合評價與鑒證機構,北京綠色交易所全程監督總決賽期間碳排放核算情況、第三方機構核查報告、用於登出的江蘇碳普惠減碳量來源及登出情況,鑒證並出具碳中和證書。“這一鑒證服務不僅提升了賽事碳中和承諾的公信力,也為賽事品牌注入綠色價值,推動體育賽事與綠色發展深度融合。”北京綠交所董事長王乃祥説。

  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蔡湧嘯代表全省公共機構,向省體育産業集團副總經理都永剛遞交由北京綠交所鑒證的碳中和證書,捐贈1163.59噸碳普惠減碳量,中和總決賽。

  上述減碳量全部來自江蘇省公共機構碳普惠平台個人用戶和公共機構捐贈,後者捐出的1162.80噸中不少來自決賽參與方泰州市。“通過捐贈實現大型體育賽事碳中和,展現了公共機構推動綠色發展的使命擔當;能用這種方式為家鄉隊助力鼓勁,也深感自豪。”泰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節能處處長曹睿介紹,捐出的減碳量來自泰州市公共機構光伏項目,僅去年該市就新建相關項目37個,年降碳4605.6噸。

  個人用戶捐贈0.79噸減碳量,有66.35千克來自南京衞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湯志豪。“球票沒中簽,能這樣參與總決賽、參加節能減排也很高興。”湯志豪兩個月前通過學校宣傳註冊加入碳普惠平台,看到平台號召中和總決賽,他把通過步行、乘坐公共交通等方式累積的減碳量全部捐出。

  江蘇有學校等公共機構近3萬家,用能人員約2000萬。蔡湧嘯&&,2024年江蘇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啟動公共機構碳普惠活動,期待通過這次中和總決賽,助力“蘇超”産生更好社會效應,也吸引更多群眾參與碳普惠活動。(陳月飛 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