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2025博鰲非遺文旅産業發展大會上,東海老淮豬憑藉其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的卓越成就,一舉摘得“最佳非遺傳習基地”和“東海老淮豬非遺傳承大師”兩項重要榮譽,成為本屆大會備受矚目的焦點。

雙項大獎:非遺傳承獲專家認可
在2025博鰲非遺文旅産業發展大會的頒獎典禮上,東海老淮豬非遺項目成為最大贏家。經過激烈角逐和嚴格評審,東海老淮豬從全國數百個候選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非遺傳習基地”稱號。

江蘇東海老淮豬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同蘇(左二)
同時,項目負責人任同蘇因其在東海老淮豬非遺技藝傳承和保護工作中的傑出貢獻,被大會授予“東海老淮豬非遺傳承大師”榮譽稱號。這兩項榮譽的獲得,標誌着東海老淮豬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獲得了新的高度認可。

任同蘇總經理於2025年會博鰲非遺文旅産業發展大會上發表講話
最佳非遺傳習基地:千年技藝的當代傳承
東海老淮豬獲得“最佳非遺傳習基地”殊榮,得益於其完整的非遺傳承體系和創新的傳習模式。

基地建立了系統的老淮豬養殖技藝傳習課程,通過“師徒制”傳承古老的養殖技藝。傳習內容包括老淮豬的品種識別、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傳統知識,以及相關的民俗文化和歷史淵源。
中國淮豬資源文化館作為傳習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藏了300余件與淮豬文化相關的文物、實物和文獻資料,為非遺傳習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該文化館年接待參觀者和學習者近萬人,已成為重要的非遺傳播平台。
基地還創新性地將傳統養殖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通過數字化手段記錄和保存老淮豬的傳統養殖技藝,確保非遺技藝得到科學、完整的傳承。
非遺傳承大師:堅守與創新的踐行者
榮獲“東海老淮豬非遺傳承大師”稱號的任同蘇,是這一千年非遺技藝的重要傳承人。自2000年接手瀕臨滅絕的東海老淮豬保種工作以來,她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堅守在非遺傳承一線。
任同蘇不僅完整地掌握了老淮豬的傳統養殖技藝,更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她提出的“以養為榮,以治為恥”“豬幸福我幸福,豬快樂我快樂”的生態健康福利養殖理念,為傳統非遺技藝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在她的帶領下,東海老淮豬從僅剩的26頭髮展到如今存欄種豬1000多頭、年出欄生豬10000多頭的規模,實現了非遺技藝的有效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東海老淮豬榮獲雙獎,不僅是對這一特定非遺項目保護成果的肯定,更為中國傳統農業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