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秋豐收季,靖江市新橋鎮益民村聯合四墩子幼兒園共同開展了“秋探益民村 共敘田園情”秋游社會實踐活動,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落地見效。

活動當天,孩子們帶着好奇與期待走進益民村,開啟了一場“行走的課堂”。工作人員用童趣化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魚果共生”生態種養殖原理,生動的實景講解讓抽象的“生態循環”知識變得可觸可感,悄悄點亮了孩子們的科學思維。
田間實踐環節更是讓孩子們過足了“小農夫”癮。爺爺奶奶先向孩子們演示各種農具的用法,隨後孩子們深入田間,有的蹲在地裏小心翼翼地刨土;有的舉着剛挖出的紅薯向同伴炫耀;還有的在剝玉米時,發現“玉米須像爺爺的鬍子”,現場笑聲不斷。指尖沾滿泥土的觸感、農作物生長的細節,讓孩子們在勞動中直觀感知“春種秋收”的規律,也懂得了“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

村部文化廣場旁的秋日花田成為了“美學課堂”,孩子們開啟了“秋色尋寶”之旅。他們撿起金黃的銀杏葉、觀察紫色的繡球花、對照色卡尋找五彩繽紛的自然物,嘰嘰喳喳地分享着自己的發現與記錄,童言童語裏滿是對鄉村風光的喜愛。
一次秋游實踐,連接了課堂與田野;一場德育浸潤,溫暖了童心與鄉情。家校社協同育人不僅能讓教育更有煙火氣,更能讓“愛家鄉、愛祖國”的種子在幼兒的心田裏生根發芽,為培養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小公民,打下堅實的基礎。(王亞平 潘元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