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香沁脾,茉莉悠揚。近日,2025“蘇韻鄉情”鄉村休閒旅游農業(南京)專場推介暨六合“茉莉花”鄉村旅游藝術展演活動,在南京市六合區冶山多樂拾趣花田樂園盛大啟幕。這場以“蘇韻鄉情 與寧鄉約”為主題的盛會,將鄉村美景、地道美食、民俗文化與産業項目集中呈現,不僅讓到場嘉賓沉浸式感受南京鄉村的獨特魅力,更打響了秋冬鄉村旅游的“金名片”。

  游鄉村:六條“寶藏線”+直通車,秋冬鄉野玩出新意

  池杉湖層林盡染,分外妖嬈,固城湖的螃蟹肉質細膩,一口下去滿嘴鮮香,湖熟菊花園的菊花姹紫嫣紅!活動現場,南京鄉村産業振興宣傳推廣大使申琪的推介,瞬間勾起了大家的出游興致。本次活動重磅發布的六條南京秋冬鄉村休閒旅游精品線路,條條藏着“獨家樂趣”。“杉湖映日・石獸鳴秋”線帶你走進六合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看色彩斑斕的水上森林;“花渡尋芳・古渡暖游”線邀你在棲霞陌上花渡賞向日葵與粉黛,夜晚到江北新區王家渡老渡口坐畫舫、吃烤肉;“菊香滿徑、私湯療愈”線能在江寧湖熟菊花園打卡28萬株菊花,再去湯山泡私湯解乏;還有“老山尋幽、田園閒居”“莓香花韻、古村尋憶”“老街品蟹,慢享豐年”線,覆蓋浦口、溧水、高淳等區域,從山林探秘到古村尋憶,從鮮果採摘到螃蟹盛宴,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活動現場,方言音樂説唱《茉莉六合茉莉鄉》一登場,就憑藉接地氣的歌詞和歡快的節奏點燃全場。朗朗上口的板詞把六合的橫樑雨花石、龍袍蟹黃湯包、冶山礦山公園等特色元素娓娓道來,讓觀眾在音樂中讀懂了六合的美。

  為了讓市民“説走就走”,南京開通了鄉村旅游直通車,從主城區核心站點直達各鄉村旅游點,點對點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同時,“萊斯鄉村”微信小程序一站式解決線路預訂、民宿預約、特産購買等問題。今年,市農業農村局還推出了“線路護照打卡”活動——游客拿着定制護照,到指定點位打卡就能兌換驚喜禮品,集齊10個點還有精品農産品贈送,讓鄉村游既有“逛頭”又有“甜頭”。2025年上半年,全市休閒農業接待游客2407萬人次,同比增長5.6%,實現綜合收入93.07億元,同比增長6.4%。

  品鄉味:地標特産C位站,舌尖的美味勾人饞

  走進多樂拾趣花田樂園,鄉村特色産品展&一字排開,特産、美食、文創與傳統技藝,盡顯鄉村特産的獨特魅力。

  農産板塊,匯集了果蔬、優質大米、冶山茶葉、新鮮雞蛋等幾十種農副産品,讓游客邊逛邊買,滿載而歸。文創板塊,雨花石巧雕、草編布藝、竹藝、古琴藝術、烙畫、農民畫集中展示,游客還可以現場體驗傳統技藝的精巧。

  美食板塊堪稱“舌尖盛宴”,東溝老鵝鹵香濃郁、肉質緊實,六合活珠子風味獨特,瓜埠老街豬頭肉肥而不膩,新篁豆腐圓鮮嫩彈滑,蟹黃湯包湯汁鮮美……讓游客應接不暇。游客邊嘗邊讚:“這活珠子湯汁鮮得跺腳,龍池鯽魚湯喝着暖到心尖!”近年來,南京優選了高淳紅燒豆腐圓、江寧谷裏魚圓等16道飽含南京韻味、獨具家鄉情結的“鄉食”,為城鄉居民到鄉村品嘗美食、體驗鄉愁等提供了服務指南,成為吸引游客的“味覺名片”。

  育鄉才:創業故事引共鳴,政策護航興産業

  “把閒置農房變成影視基地,讓鏡頭為鄉村帶來流量與財富!”活動現場,新農人代表梁珂珂帶着“1+1鄉村影視小院”故事登&,從租下湖頭村閒置房屋和廠房、投資1800多萬打造6000平影視基地,到探索“租金+薪金+股金+佣金”四金助農模式,帶動23名農戶年均增收2.5萬元的經歷,讓台下嘉賓紛紛點讚。“蛋哥”徐善金分享了以鴿為媒,在六合“孵”出共富産業的創業歷程,這位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帶領團隊攻克“雌雄難辨”“産蛋量低”行業難題,獲47項發明專利,公司銷售額破1.3億元。

  兩位新農人的創業歷程讓我們看到了南京都市現代農業建設的新生力量。近年來,南京持續農村創業創新發展,&&農村創業扶持政策,率先創設了“主體補貼+孵化基地獎補+大賽平台+導師輔導+農創客聯盟”的政策扶持體系,打造了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品牌,培育新農人,引入新産業新業態,引導休閒農業從“單一觀光”向“多元體驗”升級,為南京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促鄉興:六項目簽出新機,資源融合點亮振興路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程橋阡陌集萃非遺傳習基地項目、浦口九華村“共享小院”運營合作項目等6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這些項目將進一步盤活南京的鄉村資源,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此外,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還推介了9個休閒農業消費典型案例,包括“非遺+研學”“農場+直播”等創新模式。比如有的農場通過直播帶貨,讓農産品銷往全國;有的非遺項目結合研學,讓游客親手體驗竹編、陶藝,這些案例為南京鄉村産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來,南京持續推進健康養生、文創教育、生態涵養等産業與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率先探索了“休閒農業+都市農園”“休閒農業+教育”“休閒農業+會獎”“休閒農業+康養”四個多元業態融合的模式。截至目前,發展以共享菜地為核心的都市農園項目建設單位15家,累計招募會員556組,實現畝均綜合效益約18萬元;培育耕讀教育實踐基地59家,出版《快樂學農季》學農指導用書,編制發布全國首個學農基地地方標準;聯合市財政局在黨政機關會議定點單位招投標中,為鄉村民宿、主題農園等主體設置美麗鄉村分包,目前66家休閒農業點進入2024-2025年會議定點單位名錄;持續開展全市“工療惠農”職工療休養工作,10個掛牌民宿村累計接待各級療休養807批次近2.5萬人;推介24個鄉村康養基地,累計開通鄉村康養線路直通車約50班次,組織游客5000餘人次深度體驗鄉村康養服務。

  下一步,南京市將繼續加快培育休閒農業新亮點,強化宣傳推介,聚焦資源整合,以活動為媒,為休閒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顧北)